黃尋率領四千大軍一路向西而來,讓徐四和徐大先去探查徵氏家族之情況。途中經過一座縣城朱鳶,黃尋命冷全前去讓朱鳶開城,欲以其作為攻伐徵氏之後勤地。冷全家臣冷異乃是夷漢混血,精通夷語,遂前去交涉。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朱鳶夷人頭目佗樹能聽冷異言是大吳朝廷軍前來,急忙開門迎接黃尋入城。黃尋見這夷人頭目識時務,於是賞賜給他鐵甲十副作為謝禮。然後讓冷異為翻譯,詢問佗樹能徵氏情報。
佗樹能言,徵氏族長征雄率領徵氏族人兩千餘人前去龍編,現今徵氏還有多少族人青壯不得而知。
黃尋又問如今徵氏誰可當家做主。佗樹能言徵雄之妹徵鬘做主。黃尋得知徵氏現今當家做主的乃是一個女子。想起呂岱所言,先漢時徵氏作亂就是由女子為主。由此看來徵氏還是有母系氏族殘留。女子為主在漢地中原簡直聳人聽聞。要是出現怕不是儒家馬上有人出來說是牝雞司晨,天下將亡了。
黃尋又問徵氏除控制麋泠外,還有何領地?
佗樹能答,徵氏除控制麋泠為老巢外,還據有苟屚和西於兩城。其中西於縣是徵雄舅舅普羅達佔據,而苟屚則由徵雄叔父徵延掌管。
黃尋探問清楚後,讓佗樹能退下,問麾下諸將道:“刺史大人命我討平徵氏本據地麋泠,押解徵氏族人前去龍編逼徵雄俯首投降,反戈桓衝。不過剛才詢問本地頭人之後,我看徵氏在此地人多勢眾。我軍遠道而來乃是客軍,若想以武力征戰攻下麋泠,恐非易事。還是得以智略取之。你們說說吧,有何辦法”?
李開首先出言說道:“主公,徵氏本據地麋泠定防守嚴密,我軍直取麋泠恐兵力有所不足。不若先攻佔苟屚、西於兩城,剪其枝葉,弱其主幹。枝葉若脫,再攻麋泠則可一擊斷其根也。請主公察之”。
聽完李開所言,冷全說道:“主將,我在桓家為將時,也曾隨桓衝到過此地之封溪縣。主公若欲拔苟屚、西於兩城,封溪縣有一大族銚家,定可助主公一臂之力”。
“銚家”?
“主將。銚家祖上乃是先漢伏波將軍帳下軍吏,因征戰受傷,故在封溪養傷。後便在此娶親成家,紮根封溪已兩百年矣。可謂交趾郡西陲第一漢家豪族。主將若親身拜訪,求其相助,必有便bian)宜也”。
“既然子煌如此推崇銚家,那我便去親自拜訪。希望此次拜訪,能收奇效。傳令,全軍向封溪進發。烏力錄率領本部鎮守朱鳶,以為我軍補給之地也”。
烏力錄接令之後,即率越絕營開始接管朱鳶城守防務之事。而後黃尋率領三千大軍向封溪縣行軍而去。
這時的李東自掌控封溪後,便處心積慮謀奪西於縣。
李東一直將恩主說的話記在心中。對於李東來說,自己出身桓家家奴,乃是最為低賤之役。農夫、匠人都比自己高貴,至少他們能想去哪就去哪。自己祖上一輩子都是桓家家奴,所以李東在安定雖手握軍權,但仍被桓臨、桓深視為奴僕。
桓吉雖然提拔李東,但也只是因為桓家無軍略之才,用李東為將,實屬無奈。李東深知桓吉內心將自己視為守戶之犬。賊來之時,自己尚得看重。賊去之後,便馬上淪為生畜之屬,毫無自尊。這也是李東為何率眾而走的真正原因。
自九懸山得恩主點撥後,李東始知自己要打破家奴身份之桎梏,立身成事,為一方之雄,需得佔地納民才行。幸而如今交趾紛亂,自己乘機取地撫眾。按恩主所說,待戰亂定後,吳國朝廷前來巡查,自己獻土求官。自能脫離家奴之身份,為一宗族開基創業之祖。如此方不負恩主教授之才學和自己平生之志。
李東於是從六百跟隨自己西來之元從人員中,揀選十八歲以上之少年,將自己所學之兵法悉以授之。欲培養出可用之人後,便想辦法奪取西於縣。
在李東進行內務強實時,黃尋已經率軍到了銚家堡附近。因冷全與銚家家主銚蓋有過一面之緣,所以冷全自請先去致書達意。黃尋於是寫書信一封交給冷全,讓冷全速去銚家致書,使銚家支援黃尋。冷全接信之後,馬上朝銚家堡奔去。黃尋這邊暫且按下,我們說說久未出場計程車規如何行動。
喜歡尋戲三國請大家收藏:()尋戲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