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衝得知父親根本沒安排刺客,一切都是吳人的計謀。這才醒悟過來,自己父子被人拿去當槍使了,當即說道。
“父親,那現在可如何是好”。
李桓聽到兒子又問出這句話,氣不打一處來。我怎麼生了個這麼沒腦子的廢物。
但是沒法,誰叫自己從小就命令他做這做那。他已經習慣聽話,現在再讓他自己拿主意,這不是一朝一夕能改變的事。
李桓想了想,現在既然脫離了狐陵,也只有回到揭陽。再派探子查探羅厲軍和吳軍的形勢。然後自己才能從情報中,分析出來下一步該怎麼走。
李桓想清楚之後,對李衝說道:“全軍速速行軍,馬上回揭陽,不能再慢吞吞的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衝得到父親的指令,當即命全軍速行。
回到揭陽之後,李桓急忙廣派探子前去查探訊息。探子經過一段時間的查探後,回報李桓。
自羅厲死後,羅素與羅夫人爭權。而後羅素身死,吳軍討伐羅夫人,把羅厲軍完全平定。將這一系列的情況全部都告知了李桓,並說到諸葛恪率領八千大軍攻打過來了。
李桓得知這些訊息後,慢慢消化一陣時間。同時開始考慮如何抵抗吳軍。
李桓左思右想,自己這方只有萬餘殘兵。雖然揭陽還有五千守軍,但都是強拉的青壯,根本抵擋不了吳軍的精銳。
揭陽又是小城,城高只有兩米幾。吳人一個雲梯就可登城,守城也是不易。
李桓想來想去,發現自己居然無招可使了。現在要麼投降,要麼逃跑,抵抗完全是以卵擊石,只有這兩條路。
可是投降,自己在士徽敗亡的時候就派人去向孫權投降,卻被拒絕。還得知孫權要用自己的腦袋告祭太廟的訊息。這才不得已跟羅厲聯合,圖謀擊敗吳軍以戰迫和。現在自己可謂是沒有任何辦法,那就只有逃跑這一條路了。
李桓想到在揭陽有人時常說到,在海中有一大島。他們有時能見到島上有人過來交換物品,遂讓手下在城中搜集訊息。
手下回報,據城中多數人言。在南海之中確有一大島,其上人不穿衣物,以捕魚獵獸為生。
李桓得知南海之中確有此島,遂萌生了退據此島的想法。然後下令抓捕懂造船以及去過這個島的人,讓他們大批造船,以浮海南航,遷徙到這個大島上。
李桓對李衝說了這個想法後,李衝說道。
“父親,你我從小生活在山中,從未入海,我怕族人們皆不能入海。而且我等乃是山民,不會水性,此事太過危險,還是不要入海吧”。
李桓見兒子懼怕入海,當即喝罵道。
“如今天下雖大,但已經沒有我父子的容身之地。現在只有浮海南行,找到那座大島,才有生路。你如果懼怕,那就留守揭陽,我自帶你母親以及弟妹入海南行”。
李衝見父親決心甚堅,自己當然不肯留下守城,那是死路一條啊。當即答應隨父親南行渡海。
李桓父子大造船隻,以求渡海求生。而諸葛恪的行軍速度可不能跟黃尋相比。所以當諸葛恪到達揭陽之時,探子回報揭陽城門大開,不知城內到底是怎樣形勢。
諸葛恪聽到探子回報,忙令士卒進攻。結果士卒攻進揭陽城,才透過百姓知道李桓早就逃跑了。
士卒回報諸葛恪。諸葛恪得知李桓逃跑,笑道。
“李桓自尋死路,若是據守揭陽,還能讓我費些力氣。但是現在逃跑,彼成無根之木。我只需打探到其位置,與其決戰,一戰可擒也”。
遂令探子去打探李桓軍位置。結果過了三日,探子回報找不到李桓軍的去向。
諸葛恪聽後不以為意,命探子再去打探。結果探子才從一個漁民那裡得知,有好多人乘船渡海,不知所蹤。
探子知道這麼多人渡海,絕對不可能是百姓,定是李桓軍無疑。馬上回報諸葛恪,言李桓軍渡海逃跑了。
諸葛恪得知李桓居然從海上跑了,也是怒氣勃發。李桓對於諸葛恪來說就是到手的功勞啊,結果到手的功勞居然飛了,諸葛恪怎能不怒。
諸葛恪把這個探子送下去軍法拷打,這時唐諮勸道。
“既然李桓渡海逃走,那我等也無辦法。現在只能上報陛下,言李桓渡海逃走之事。聽候陛下旨意了”。
諸葛恪聽到唐諮所言,趕忙寫了個奏報,命人傳回建業。
喜歡尋戲三國請大家收藏:()尋戲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