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楊瑞前世就有這種說法,雖然他一直不太理解,從來沒在季後賽擊敗過鄧肯,組團奪一冠,沒有總決賽vp的加內特,是怎麼和一直在馬刺做核心,生涯五冠,三個fvp的鄧肯齊名的。
比賽開始後,首發gdp對上三巨頭,半斤八兩。
如果不是帕克防守的時候可以放隆多兩米遠,帕金斯也沒射程的話,也許綠軍能占上風。
替補較量,比賽就成了一邊倒,有斯科拉的馬刺厲害得多。
拉希德·華萊士在湖人有了冠軍戒指,求勝慾望不強,只是名氣較大。這賽季他狀態下滑到了被裁的地步,底薪加盟凱爾特人只能做替補,防守端移動慢,進攻端全靠拉開投籃,還不準。一對一單挑斯科拉,拉希德完全處在了下風。
斯科拉的“夢幻步”別說拉希德來防,加內特好幾個回合都被他晃暈了。
巴丁格、邦納三分不俗,斯科拉出去和希爾打擋拆,也能幫隊友創造機會,高位接球中投神準。
凱爾特人角色球員有點悲劇,隆多到現在依舊是隆不投,在外圍沒人管,過空氣找隊友,防守端作用比進攻端大。
表面看,隆多的資料很搶眼,場均1搶斷,投籃命中率50.8。
其實,隆多命中率高,是因為得分主要靠突破上籃,有三巨頭吸引防守,還有很多輕松中投的機會,中遠距離對手根本不防守他。
即使遠投都是大空位,隆多三分命中率也只有21.3,罰球命中率62.1,對方可以對其用“砍鯊戰術”。
至於助攻多,隆多是在沒人貼身防守,傳球視野無阻礙的情況下傳給投籃準的隊友,刷助攻資料。未來有個人和他很像,也是因為不會投籃,總被放空,導致助攻資料虛高,那就是“金童”盧比奧。
這種型別的控衛,擅長在比賽中把2分變成2分1助攻,球隊整體資料是上去了,效果都是兩分,根本沒戰術作用。因為對手的防守體系不會為隆多這種人而改變,就算改變,也是全縮在禁區了,讓三巨頭更難打,放空他和帕金斯。
綠軍替補控衛內特·羅賓遜有沖擊力,球風很獨,就會抱著球像個無頭蒼蠅一樣往內線沖,組織能力差。馬刺一邊,喬治希爾比他穩健得多。
首場馬刺贏了17分,第二場,馬刺也靠著球員穩健的發揮贏了13分。
回到主場的凱爾特人靠皮爾斯、雷阿倫外線抽風扳回一局。
到了第四戰,鄧肯狠狠的壓制了加內特,18投9中,罰球8中6,得到24分1蓋帽,投籃命中率50。
加內特14投6中,命中率42.9,且沒有罰球,只得到12分6籃板3助攻。當球隊外線被防住,需要大個子強攻的時候,加內特的弱點就顯露無遺,他打不進籃下,只能靠跳投結束進攻。
綠軍另外兩名球星得分也不到20分,74比9落後。
雖然綠軍贏了第五場,但回到主場的馬刺再沒給他們機會,83比79獲勝,以4比2的總比分獲得了總冠軍。
楊瑞觀看了每場比賽,認為自己最大的教練敵人依舊是波波維奇,他總有辦法讓馬刺成為爭冠熱門,哪怕有重生者製造蝴蝶效應,馬刺也取得了三冠,很了不起。
為了表達對波波維奇的敬意,為了快船的崛起,今年夏天,楊瑞在建隊的同時,打算盡量拆了馬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