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吃午飯的功夫就把戰術定下來了。
兩天時間,總決賽門票銷售一空,籃球專家和各大媒體紛紛預測勝負,很多人認為雙方四六開,尼克斯只有四成機率奪冠。
球迷們也大都看好爵士奪冠,尼克斯淘汰了大眾喜歡的喬丹,已被當做反派。爵士連續兩年晉級總決賽,似乎更有經驗。
而尼克斯支援率降低的最大原因,是尤因的缺席。
沒了常規賽vp,尼克斯只剩休斯頓一個明星了,並且沒什麼人氣,他只是替補入選全明星賽,要是讓球迷選都沒他什麼事。
爵士看起來陣容深度較差卻沒人小看他們,西部決賽橫掃湖人加了分。
還有人抨擊尼克斯的薪金,認為聯盟必須推出合理勞資協定。
專欄作家馬蒂·康倫發文稱:“這次總決賽,並不是公平的較量。尼克斯不在乎花多少錢,只想出成績,他們可以引進更多優秀角色球員,加強板凳深度。而爵士隊老闆都不願給他們的球星發工資,馬龍、斯托克頓、霍納塞克三人薪水加起來都不如尤因。”
馬蒂並沒有站在勞資雙方的某一邊,只是覺得現在這種模式不合理。
事實的確如此,上賽季拿了常規賽vp的馬龍,薪水只有512萬,斯托克頓500萬,第三的霍納塞克400萬。隊內第四核心布萊恩·拉塞爾286萬還不如尼克斯替補搖擺人克裡斯·米爾斯。
爵士總薪金只有2851萬美元,這使得他們沒法給三老找來優秀的替補,只有一群底薪角色球員輔佐,幾乎都是藍領。
尼克斯的總薪金5人都能輪換出場,湊兩套陣容綽綽有餘。即使沒有尤因,尼克斯陣容也不吃虧。
很多人對nba不滿,主要在於現實的殘酷,在90年代,捨不得花錢的球隊幾乎不可能獲得總冠軍。
十多年後這些人會發現未來更殘酷,花錢都不一定能拿到總冠軍,想奪冠就得組團。
爵士隊一邊壓力很大,雖然大部分人看好他們奪冠,傑裡·斯隆領銜的教練組卻沒有必勝的信心。
看了東部決賽,他們都意識到本隊的不足,和公牛隊一樣,他們的中鋒速度太慢了。
常規賽奧斯特塔格就被後衛過著玩,所以斯隆讓格雷格·福斯特首發了49場。
<101nove.,體重109公斤的福斯特移動稍快,同樣沒有攻擊力,這賽季資料達到生涯巔峰,場均5.7分3.5籃板。
為了加強進攻,斯隆經常讓馬龍在某個時段客串中鋒,打小球戰術。
更糟的是,常規賽首發75場的前鋒亞當·基費確定缺席總決賽。他在常規賽末就有傷,季後賽打了幾場傷勢加重,季後賽資料只有2.1分2.3籃板。<101nove.,體重104公斤的基費是重要輪換球員,現在爵士能發揮作用的只剩9個人。
討論過後,斯隆決定用福斯特首發,原本第二節負責帶替補進攻的拉塞爾出任首發小前鋒,第六人的重任交給了控衛霍華德·埃斯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