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節,尼克斯派上了五名替補球員,柴爾斯、斯塔克斯、米爾斯、奧克利、本華萊士。
考恩斯一看心裡就開始罵娘。
這特麼是替補?太欺負人了吧!
米爾斯是夏天挖來的騎士首發小前鋒,斯塔克斯上賽季最佳第六人,還有兩個上賽季的尼克斯首發,唯一沒名氣的就只有本華萊士。
現在的大本還不是爆炸頭,一看就是個兩米中鋒,考恩斯稍微一思考,就斷定大本是尼克斯最大弱點,把他當成了進攻突破口。
怎麼看也比攻另外四人容易吧?那四個都是靠防守混的,斯塔克斯、奧克利都入選過最佳防守陣容呢。
黃蜂球員替補缺乏攻擊手,把球吊給身高213,體重110公斤的馬特·蓋格爾強攻。
這是讓奧尼爾都聞之色變的猛男,1995年季前賽,他一記黑砂掌讓奧尼爾拇指骨折缺陣了20場,間接導致了魔術內訌,鯊魚遠走洛杉磯。
當然,這位光頭大個子雖然有著光輝的傷人記錄,進攻能力其實不怎麼樣,巔峰場均11.2分。
蓋格爾很快就發現自己遇到剋星了,大本的兩條無敵鴛鴦腿像釘在地板上一樣,怎麼擠都不後退。
進不了禁區,蓋格爾就只能轉身在距離較遠的地方依靠身高優勢強行出手,3投0中。
反觀尼克斯一邊的小球戰術,除了大本外都能拉出去投籃,雖然球員個人能力一般,但也好打一些。
5分鐘後,分差拉大到了31分,考恩斯又被迫叫暫停。
暫停,只能證明他不是看熱鬧的,他有努力思考怎麼調整戰術,事實上,所有人都已看出,兩隊不是一個檔次。
搞笑的是,場邊出現了一個小花絮,鏡頭拍到楊瑞和範甘迪兩人起了爭執。
電視機前很多黃蜂球迷都瘋了,尼克斯領先這麼多,你倆爭個屁啊?難不成還想創造最大分差記錄?
起因還是範甘迪往死裡用主力的習慣,領先超過30分,他還想讓尤因等人上場打。
楊瑞完全理解不了這種殺雞用牛刀的做法,直接提意見了。“領先這麼多分,讓老將回來幹什麼?刺激對手?萬一對方輸急了惡意犯規,我們在垃圾時間傷一個主力,你覺得值得嗎?”
“他們哪有你說的這麼脆弱?不上場,他們的資料就太差了。”範甘迪皺起了眉頭。
“那你的意思上場就是為了刷資料?隊裡這麼多新人,這是最好的鍛煉機會,老將把體力留到季後賽不好嗎?那才是球星們拼命的時候。打這種弱旅就算得50分又有什麼了不起?”
“哪有球星就打一節的?”範甘迪提高了聲調。
和鑽牛角尖的人說話,有時就是對牛彈琴。
楊瑞清晰的意識到,自己和這個時代是有代溝的。
現在沒球隊搞陣容輪換,球星也以出場時間多為榮。場均打40分鐘以上是鐵人;打35分鐘左右是核心的標準;要是隻打二十幾分鐘,那絕對是角色球員啊。至於打的時間長,效率會不會降低,關心的人還真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