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書是鳳君在時所有,所以裡面記載的是四大真君。使者和監事大致均勻地分佈在四大懸山上,而人君鐘堯執掌流波山守衛的戒衛閣,地君折丹執掌賞善罰惡堂,所以使者和監事層次的人更多一些。
四大懸山都屬於流波山,卻是門人弟子基本上都是各大真君培養起來的,為了避免門人弟子懈怠,流波山四大懸山每隔四年在天君的蒼翠峰進行一次仙力對決。
從書上來看,各大仙山之所以選擇功力高強的進入仙山修煉,是因為功力高強者大多數已經打通全身經脈,更利於仙力執行,提升仙力更快一些。
再有,人族功法的那些招式在仙力的配合下,會更具威力。
《流波山修道基礎篇》還談到流波山的修道五花八門,有仙力提升篇、法器篇、法陣篇、遁形篇、掐算篇、禦空篇、馭物篇、煉丹篇等八大門類。而仙力提升篇又分為小玄天和大玄天兩大境界分明的層次。
書中說,學術有專攻,貪多嚼不爛,門人弟子往往抓住其中兩三個本領修煉,更能達到極致,至今八大門類都能達到極致的也就是四大真君,其他門人弟子,包括所有的監事都達不到修煉所有的仙道的能力。
蕭疏想,身為掐算師的天靈和苗隱跟隨師父修煉的也就是掐算術和基本的法器,並未修煉仙力,所以也就是半仙之體。
而真正的仙人又分為真仙、遊仙和散仙,四大仙山的真君尊上都是真仙,以四大仙山為根基,遊走四方的是遊仙,他們的仙道法術大多來自於仙山,而散仙則是隱匿於民間,根據散落在民間的仙道法術自行修煉,很多都是不入流的,不被四大仙山承認。
其實封印術是屬於法陣篇的,這樣看來,其他三大掐算師封印秦池掐算的可能性就不大了,除非這三大掐算師偷偷地修煉了封印術。
蕭疏當然知道欲速則不達的道理,他權衡再三,決定先從法陣篇和掐算篇學起。
他為什麼首先選擇這兩項仙術,理由很簡單,他親眼見識了魔神祖奇設計的詭煞陣和蠻荒域的厲害,這兩處從實際意義來說,都屬於法陣範疇。這樣看來一個設計嚴密的法陣可以抵擋百萬雄兵。
至於學習掐算篇,他的目的還是為了找到封印秦池掐算的人。再有,自從出的招搖山,他幾乎時時刻刻都能見識到人心的險惡,重重計謀,而要看破這些,做好提前防範高超的掐算本領是不可或缺的。
慕煙的選擇很麻利,她首先選擇的是遁形篇和禦空篇。
聽著慕煙要學的仙術,蕭疏說,你所選的好像都跟逃跑有關系。
慕煙嫣然一笑說,關鍵的時候能死裡逃生才是最大的贏家。
蕭疏想了想,覺得慕煙說的確實有道理,可他不想總是被人追得到處跑,而無還手之力。
慕煙對蕭疏的不屑不以為然,說,到以後看誰把所學在實戰時用到極限了。
蕭疏搖頭一笑,開始專心致志地學習兩門仙術。
法陣篇,書籍不過五本,但要學會卻不是易事。陰陽相持,風水佈局,萬般封印,陣眼變換,生死門道,一束光線,一塊山石,一條小溪,甚至突然生長出來的小草都有可能破壞一個設計嚴密的法陣。
所以,法陣篇的字字句句都要謹記於心,而法陣佈置時還要根據考慮到方方面面,一絲一毫都不能疏忽。
蕭疏邊看邊驚嘆法陣篇編著者的用心精細,點點滴滴都不是一個常人能想象到的。
不知不覺,光線暗了下來,書上的字跡已經模模糊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