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庭,當玉帝腦海中響起天道之音,聽清天道旨意時,差點沒忍住狂喜仰天長笑出來,強忍喜意,獨自進了靜室之中手舞足蹈,盡情發洩了一番,這才稍稍平複下來。
可平複下來後,他突然發現,如今的自己,連個可以分享喜悅的人都沒有了,臉色又不由沉了下去,有些意興闌珊。
“王母,王母,你就真的忍心這樣棄朕而去?你可知道,朕徹底掌控天庭的日子,就要到了,天道站在朕這邊,朕……就要成為真正的三界共主了,你知道嗎?”
重重的嘆了口氣,玉帝走出通明殿,命人前去請太白金星與托塔天王及王靈官等心腹仙卿前來飲宴,如今,能說得上幾句話的,也就這幾個心腹了。
南瞻部洲,東土大唐。
長安城皇宮中的李世民突然莫名的有些坐立不安,他總感覺會有什麼事要發生,是與自己休慼相關的事,甚至……關繫到自己身家性命,卻始終想不出來能發生什麼事。
便在當天晚上,涇河龍王進入了他的夢境,李世民答應了龍王救他一命,次日便將丞相魏徵請來閑談,後來還下起了棋。
這個過程沒有人來插手,自然與原著沒什麼不同,魏徵夢中斬龍,導致涇河龍王夢中怨魂索命,李世民夜不得寢,驚懼交加,身體漸垮,藥石無效。
秦瓊尉遲恭二人聽李世民說是鬼祟作亂,遂披堅執銳,侍立門前守衛,成就了其門神之名,流傳千古。
雖然有了門神守衛,再無鬼祟之擾,但李世民日漸病重,眼見不活,遂召叢集臣,交代後事。
此時魏徵卻給了李世民一封書信,告訴李世民,酆都冥府崔判官與他乃是八拜之交,時常在夢中相會,李世民下到冥府,只需將信與他,其必定送李世民還陽,李世民將信收入袖中,瞑目而亡。
地府一日遊後,李世民果然還陽,接下來就是請玄奘,做水陸大會,觀音攜惠岸行者於水陸大會之時賣錦斕袈裟與錫杖,說出西行取經之事。
李世民遂敕封玄奘為大唐禦弟法師,請其西天取經,其過程與原著一般無二,便不一一贅言。
卻說玄奘帶著兩個隨從與一應用具上路,在雙叉嶺遇到了那虎精寅將軍,玄奘與隨從皆被捉拿,隨從二人盡被吃掉。
又準備吃玄奘時,那原著中的熊山君與特處士沒有出現,卻見一個身穿明黃僧衣,頭戴佛毛,手持一根鐵棒的猿猴從天而降,口中大呼:“師父莫慌,徒兒來也。”
只見那猿猴掄動鐵棒,將那寅將軍與一幹小妖盡數打死,這才解開玄奘,跪拜在地,口稱拜見師父。
玄奘驚魂未定,連退數步,顫聲問道:“不知長老何方神聖?為何稱我師父?”
那猿猴恭敬答道:“我本靈山一通臂猿猴,受佛祖點化,開了靈智,由於我乃猢猻,被佛祖賜姓為孫,號行者,於靈山之中修行近千載,習得一身降妖伏魔的本領。”
“日前聞觀音菩薩言,有大唐高僧將赴西天求取真經,但這一路上多有妖魔鬼怪,恐高僧遭難,便遣弟子前來護持,做個徒弟,護送師父西行,送到之日,也好得個正果。”
玄奘聞言大喜,終於不再驚懼,上前扶起孫行者,連道:“既是菩薩法旨,玄奘自當從命,感謝菩薩相護之情,日後便累徒兒多多護持了。”
“好說好說,師父且請上馬啟程,早到靈山,師父好得真經,徒兒也能早成正果。”孫行者與原著中的孫悟空完全是兩個極端,孫悟空是被逼無奈,孫行者卻是趨之若鶩。
一個暴躁兇殘,性格偏激,一個溫順有禮,身具佛性,這一路,想必玄奘會少很多遭心事。
不過這也十分正常,原著中孫悟空與玄奘的諸多沖突,本就是玄奘八十一難中的一環,但如今的西行路上,不知道聚集了多少要吃唐僧肉的妖怪。
到時候打妖怪都要打到手軟,若是取經隊伍再不和,這經也不用取了,玄奘分分鐘得進了妖怪肚子,所以如來自然不會再多此一舉。
孫行者護著玄奘一路前行,過了雙叉嶺,卻又遇到猛虎長蛇毒蟲攔路,那孫行者正要隨手解決這些個不長眼的孽畜,卻見那猛虎長蛇毒蟲突然便像是遇到天敵一般,紛紛奔走飛逃。
正是鎮山太保劉伯欽到了,孫行者開了慧眼一看,卻原來是惠岸行者所化,那惠岸行者給孫行者暗使眼色,示意他不可洩底。
孫行者心下了然,這定然又是菩薩安排的一個考驗,當下也不多言,任玄奘與那劉伯欽交談,此處本是荒郊野林,不見人煙村舍,玄奘腹中饑餓,便受了劉伯欽相邀,去了他的住處。
結果到了住處後,劉伯欽教妻子燉了一盆虎肉與玄奘吃,玄奘卻是不吃,言道:“善哉,貧僧不瞞太保說,自出孃胎,就做和尚,更不曉得吃葷。”
孫行者從靈智初開起便在靈山修行自認為的),從來只是咬松嚼果,更是不曾吃葷,自然也是推脫不吃,且他自言修行有成,早已可以辟穀。
劉伯欽再三勸說,玄奘卻是寧願餓死也不吃葷,這讓觀音化成的劉伯欽母親暗暗點頭,十分滿意,當下親自倒騰了一桌素齋請玄奘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