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十六,眾人各自上崗。
左丘玥帶著康斯穆以及小武等四人南下去了陳州。
林二和齊先返回神都。
佟羊去了滑州軍中報到。
林三返回太原府。
馬家姐妹一起北上,然後中途分道,一個去關內道的豐州,一個去安西。
十四這邊也開始忙碌起來,二月要去太原,跟王韜商議太原府銅礦開採的相關事宜。三月份要從太原府直接北上去到幽州,買他們的鐵礦。
大曆朝的耕種工具樣式簡單,效率不夠。元亨三年春天,十四就在開始考慮大批次生產新式農具。
但是有兩個阻礙橫在她面前不能立即解決,一個是工匠問題——擅於冶鐵的工匠大多都在為官府服務,在民間就算出高價,也很難一次性召集到大量的匠人。再者,她總不能跟官府去搶不是。
第二個,則是場地。十四在考慮,是自己建場地,還是跟官府租。
現在嘛,兩個問題都不是問題了。
全部用官府的,一切都光明正大。
這一趟來回至少要三個月,除了銀硃之外十四沒有再帶其他隨從,但是帶上了肖硯、齊樂成、顧凜和松果。
正月中旬出發,轉了一圈回到滑州的時候,已經是四月底。
來到夏天了。
接待十四一行的是孟夫人,孟常懷在官衙裡處理政務。據孟夫人說,從進入二月以來,節度使的公務就特別多,連往神都遞的公文,都比以往翻了一倍。
十四一聽,便想到了孟大人政務繁忙的緣由在何處。
她端起桌上的茶盞,藉著吃茶的動作,掩蓋了唇邊忍不住蕩起的笑意。
她在設想,待會兒要是孟常懷見了她,會是個什麼態度。應該不會甩臉子吧,畢竟郡王大人,也是在替河南道的百姓除害呢。
傍晚的時候終於見到了孟常懷,十四如今的身份,他當然不可能甩臉色。但是節度使大人的容色也算不上好——大約是累的。
十四開門見山,簡單地說明了來意。
“新式的犁鏵、鐵耙等農具,我已經在自家的田裡試過,一邊試驗一邊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改良。目前定下來的版本,效率要比舊式的農具提高不少。”
其實從大面積種植辣椒的那一年,十四就已經花錢定製了一批新式農具,後來推廣土豆的時候,又定製了一批,這些農具已經在她的田裡用了很多年了。
實用性絕對有保證。
去年春天才計劃大批次生產,是因為那個時候才透過關係搭上幽州刺史的人脈,原材料才有了著落。
“租賃官府的場地,除了正常的稅收之外,我會再從盈利中拿出兩成做租金。匠人的工錢另付,一定是市面上最高的價格。”十四道,“這些錢我會一起交給官府,然後由官府發放給匠人。”八壹中文網
孟常懷自然聽明白了十四的意思,他沉吟片刻,看向十四,緩緩點頭,答應下來。
十四沒有自己的場地,若新式農具真的能推廣開來,那就要繼續租賃場地。每賣出一件農具,就有兩分利進入官府的錢庫。
孟常懷叫來了幕僚,五六個人坐在他的書房裡,一聊就聊到了月至中天。
十四從外面過來,沒有特意換裝,所以還是往日的裝束——烏髮高束,一襲修身長袍。
幾個幕僚起初過來的時候,還總是記掛著她郡王妃的身份。談著談著,便忘了跟他們坐在一起的,是名女子。
肖硯坐在十四身邊,並不特意突出自己的存在感。但是偶到關鍵處,也會插上兩句話——比如十四說的新式農具的設計原理和功能、鍛造中需要注意的細節、對匠人的要求有哪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