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為何,女帝七十歲的壽辰之前,忽然改年號為元亨。肖硯十一歲這年,為大曆朝的元亨元年。
這一年,第一年種下的土豆大豐收。十四特意選了上中下三等級別的土地進行種植,最不容易長出莊稼的地方畝產達到了八百斤,而最肥沃的良田裡,畝產最高達到了三千五百斤。
拿麥子來做對比,河南道最肥沃的土地上,小麥畝產最高是三百多斤不到四百斤。
十四向孟常懷介紹土豆的時候,說它的畝產量是麥的五倍左右。而真正種出來之後,直接達到了驚人的十倍!
並且小麥畝產三百多斤只是偶然,而能一畝地產出三千斤土豆,河南道三分之一的耕地都可以。
這一年秋天,第二季的土豆收完之後,河南道節度使孟常懷懷著激動的心情寫好奏章,八百里加急送往神都。
兩個月之後,天子使臣帶著女帝的旨意來到河南道嵩州黃粱縣,宣肖十四娘進宮面聖。
這年十月,十四再次踏入神都城。以普通百姓的身份,站上了大曆朝的朝堂。
女帝說她為大曆朝百姓做出了巨大貢獻,要封她為女官。
然而立即遭到滿朝文武的強烈反對。
雖然朝中除了長孫召兒之外,還有其他數位女子在做官。但是肖十四娘,她決不能變成其中之一!
因為其他人要封女官他們攔不住,而只有功勞毫無背景的肖十四娘,他們攔得住!
出身低微、不通政事、不知禮儀、行商多年……他們一群人,立馬羅列出一大堆十四不能入朝做官的理由。甚至連沒有透過科舉選拔,也成了理由之一。
最終女帝以十四的家鄉黃粱縣為封號,封了十四做黃粱縣主。
同時,在元亨元年冬天頒下一道聖旨——自此以後,大曆朝的女子可以和男子一樣參加科舉選拔。
十四站在大殿中央,斜上方坐在龍椅上的女帝是什麼神態她看不清楚。但是周圍剛剛還在叫囂的文武百官此刻鐵青或烏青的臉,倒是讓她一覽無餘。
這一場君臣之間的博弈,勝負顯而易見。
……
元亨二年春,朝廷派下大批官員來到嵩州黃粱縣。其中有掌管農事的,也有管稅收的。長孫靜虛和左丘瑤也在其中,十四才發現原來不止孫十六不是孫十六,當時救下的那個孫瑤也不是孫瑤。
二人先後向十四表達歉意,說並非有意隱瞞身份。十四就裝作剛剛知曉的樣子,謙和大度,進退有據。
這群人主要是過來考察土豆的種植情況的,從播種一直待到第一季收穫。中間四個多月,全部住在十四的肖宅。
十四作為東道主,和孟常懷一起陪了全程。
……
這年隆冬,左丘玥被正式授予實職,進入將作監做少監,五品官。管的是宮室建築、金玉珠翠以及一干器皿的製造,以及綾羅紗緞的織造染色和花紋刺繡。
半年之後,轉入都水監,還是少監,管的是全國的水運、各大河流湖泊的治理。
再半年之後,又從都水監轉入少府監,仍任少監,管的是農業及手工業技術的推動。
元亨三年冬,神都傳來訊息,女帝下旨將左丘玥的封號改為河南郡王,封地河南道。
同年,長孫靜虛被封為淮南郡王,封地淮南道。
左丘瑤受封山南郡王,封地山南東道。
而左丘宏,已經做了數年的河東郡王。
十四緩緩合上信函。
眼下的平和,不知道還能維持多久。
“看完了?”相麻衣直起身,把手裡的杯子放到茶几上,復又窩進了外表裹著虎皮的懶人沙發裡。
“左丘玥到底什麼時候來娶你?”她問,“阿硯都十三了,過了年就十四了,他到底有沒有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