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四回到黃粱縣之前,他們在古梁縣推銷出去的辣椒就已經賣出去了。後面幾天,玉梁縣的四家酒樓又陸續派人過來取走了貨物。
田巧跟肖七郎一開始聽十四說把辣椒的價位定到一百文一斤的時候,直呼太貴了,誰會花這麼多錢買這些東西?
結果沒過兩天那一筐一筐的銅錢,就經過他們的手入賬了。
三天之內,就入賬八萬五千錢!
“跟著十四見世面,果真是見了大世面了。”肖七郎在賣出去第一單辣椒的時候,就不斷地重複這句話,都快要成口頭禪了。
田巧則回道:“以後能見的世面肯定更大,咱們現在放開腦子去想可能都想不到。”
“怪不得十四讓我跟著你學識字,學記賬。”肖七郎,“得學呀!以後她的生意越做越大,我要是不識字,到時候恐怕連跑腿都不夠格了。”
“不光是你,我也要再多學點兒!”田巧也下了狠心,“等忙過這一段時間,我看看能不能找到門路,到縣裡去跟人家專門做賬的賬房先生學一學,就算是拿束脩也得學。”
“我現在記賬都是自己胡亂記,沒什麼章法,這以後肯定不行。”
“對對,巧娘你去學,花錢找人去學。”肖七郎極力贊同,“你聰明,學得快。你先去學,學好以後再教我。”
“不止教你,有空也得教教玉禾。”田巧考慮事情總是更全面且深遠一些,“書昌先不說,他是個男孩子,咱們也能做做夢,讓他去走走科舉。但玉禾是女孩子,讀書讀得再好也不能考科舉。”
“她不光要學識字,也得學算賬。本事學到了永遠是自己的,女孩子更該多學幾樣本事傍身,以後在婆家的日子才能好過。”
“你說的對,是該學。”肖七郎繼續投贊同票,“咱們家現在雖然還算不上富貴,但學東西的錢還是能出得起的。那就多學,想學什麼學什麼,多讓她學一些本事,咱不怕花錢。”
“像你們這樣的爹孃真少見。”旁邊的林三聽到夫妻兩人的對話,忍不住道,“這麼捨得在閨女身上花錢,你們閨女命真好啊!”
林三也見過疼女娃子的父母,但頂多是吃穿上面厚待一些,這麼捨得花錢讓女娃子學東西的莊戶人家,他以前還真沒見過。
在他的印象裡,捨得往閨女身上堆錢的,那都是大富大貴的人家,不缺銀錢。有句話叫什麼來著?揮金如土,啊對,就是錢多到像土一樣,才會完全不在乎。
肖七郎家裡的情況雖說不是一般莊戶人家能比的,但遠遠沒到那個程度。尋常家庭能這麼看重女娃娃,實在是少見的緊。
“你將來要是有了閨女,最好也這麼養,讓她多學本事。”肖七郎覺得他做了一個非常正確的決定,越想越正確,所以忍不住想要把這個理念傳播出去。
“你看十四就明白了。”為了讓林三信服他的理論,他直接搬出了十四,“她就是因為本事大,才能創出這麼大的一份家業。”
“林三,你想想啊,要是你將來生的女兒也跟十四一樣……”
“學!確實該學,該多學!”一說十四,林三立馬就認同了。生個跟肖娘子一樣的閨女……就算是做夢夢到這樣的美事兒都會笑醒吧。
就是有肖娘子一半,一半的一半的本事,他要真有個那樣的閨女,絕對當寶貝一樣供著。
“是吧,所以我說啊,養閨女就該讓她多學東西。”理念被接受了,肖七郎十分得意。
“林三今年多大了?”田巧問,“成親了沒有?要想生閨女,要先有媳婦呀。”
於是接下來的話題,就從如何養育女兒,轉換成了催林三成親。三個人站在地頭兒,聊的一片熱絡。
……
而此時黃粱縣城裡的十四,被瓊餚居的陳掌櫃親自邀請過來,要從她這裡訂購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