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石墨烯的獨特作用,科學家甚至預言其將“徹底改變21世紀”。比如曼徹斯特大學副校長in-baiey教授就稱:“石墨烯有可能徹底改變數量龐大的各種應用,從智慧手機和超高速寬頻到藥物輸送和計算機晶片。”
在後世歷史上,大災變之前,對此的研究可謂是大熱門、每年投入的研究經費數以千億美元乃至更多。
可以說,這種材料,就是科幻級別的。需要靠幾十年乃至上百年,才能夠真正的發揮出其巨大作用來。
但是……
凡事都怕這麼一個但是……
就在一切研究出件曙光的時候,大災變來了。
因為大災變的原因,幾乎所有電子産品報廢,大量資料庫也因此完蛋,大批的研究資料就這樣無聲無息的消失殆盡。
本來,那些研究人員和科學家還在,從頭來過不是沒有可能。
但是,偏偏大災變剛剛發生之後,地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造成了巨大的社會動亂,死傷數以億萬計。其中很多就包括了在這種混亂局室之中完全沒有自保能力的科學家和研究人員。
以至於等到一切塵埃落定,人類終於可以穩定下來的時候,回頭想要重新發展,卻發現一方面靈氣濃度上升、靈氣活躍度上升,電子科技樹必須重爬,另外一方面,大批相關資料丟失、相關研究人員和科學家喪生,僥幸活下來的,也在為了生存掙紮求生,幾乎忘記了之前的知識。
這就造成了要重新研究、重爬科技樹耗費巨大,並且速度太慢。
而與之相反,靈能科技卻完全符合當時的時代環境,達到同樣的功能,時間更短、經費更少,就連研究完成之後的製造成本也低很多,在競爭力上面,傳統的電子科技幾乎被完爆。
就算如此,在剛剛開始穩定下來的時候,仍然有科學家和研究人員努力想辦法,開始了重爬電子技術以及其衍生技術、相關技術科技樹的嘗試。
只不過,因為之前說過的原因,他們在競爭力上還是不如靈能技術,於是慢慢的,這些人也就消聲匿跡,不是改弦更張就是積鬱而死,最終這一努力,徹底的失敗了,僅僅只是留下了一些在高靈氣活性、高靈氣濃度下的電子科技研究資料。
事實上,現在靈武山莊研究的超級抗能電子管技術和超級抗能電晶體技術,很多地方,都是得益於這些研究資料。
最起碼,很多必須研究多年才能夠得到的資料,現在短時間內,就可以拿出來了。
當然楊晨也不會傻到直接拿出來惹人疑竇,而是透過各種方法,誘導侯旭楠得到這些資料。也正因為如此,超級抗能電晶體還不好說,超級抗能電子管技術,已經幾近成熟,至少來說,進行工業生産已經問題不大了。
不過,在後世的研究中,石墨烯這種材料的研究,在計劃表中卻排得很靠後,所以在這方面,楊晨還真的沒有現成的技術資料。
偏偏他的動能裝甲,要用到大量的石墨烯材料,於是,也就只能把擔子往癲道人身上壓了。
因為目前來說,石墨烯的生産制備技術,實在是成本太高。之前楊晨的“玄甲”動力裝甲所用的石墨烯材料,全部都是靠楊晨這個修士直接採用煉器方法作弊而來的。但這種辦法,也嚴重依賴於修士的修為和煉器能力,完全無法推廣。至少,目前來說,除了楊晨之外,還沒有人能夠做到。
而用傳統科技方法,石墨烯主要的制備方法有微機械剝離法、外延生長法、氧化石墨還原法和氣相沉積法。這些製作方法都不盡如人意。關鍵是,石墨烯是一種二維的晶體材料,所以制備起來,真的很麻煩。
尤其是在其面積越大的情況下,制備的難度和成本要成幾何倍的往上翻!
所以,目前國際市場上,哪怕是實驗室級別的石墨烯2010年時,石墨烯材料尚不具備較大的工業化生産能力,所以大多數都是在實驗室之中制備而成用來進行研究的),也是價比黃金更貴的昂貴奢侈品。
在華國,當前石墨烯的平均價格達到了5000元每克,是黃金的數十倍,又被稱為“黑金”。從某種意義上說,楊晨的重構性奈米陶瓷價格也不過如此。唯一不同的是,重構性奈米陶瓷可以大規模量産,而石墨烯不能。
而且,一片石墨烯,面積每大一個量級,其平均價格也會暴漲一個到數個量級。真正面積較大的石墨烯,價格還不止5000元每克!
就在不久前的2009年12月1日,在美國召開的材料科學國際會議上,日本富士通研究所宣佈,他們用石墨烯製作出了幾千個電晶體。
他們將原料氣體吹向事先塗有用做催化劑的鐵的襯底,在這種襯底上製成大面積石墨烯薄膜。幾乎可以被稱之為世界上最大的單片石墨烯。
而這個“大”面積有多大呢?
直徑僅有7.5厘米。連一分米都不到。勉強也就巴掌寬,而且還只是巴掌的橫向寬度,而不是從掌根到指尖的長度。
就這麼點寬度,怎麼用來投入大規模使用?
要知道,僅楊晨的“玄甲”動力裝甲,所需要的石墨烯單片面積,最低也是直徑20厘米以上。最大的一片,甚至達到了直徑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