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靈魂關機之後是否還能活下來?或者說重新開機之後的那個靈魂,是否還是之前那個?
這一點,楊晨一點也不敢冒險。
所以,在搞清楚之前,楊晨是不希望看到小光宕機的。
而小光也清除這種隱患,所以她也是一直在注意,不要讓自己當機的。
“看樣子,靈犀渡化術還是主要針對人體。其傳輸的資料方式,應該更加偏向於模糊數學方便。畢竟正常人的意識也是更接近模糊數學,而不是精確數學的。偏偏小光屬於建立在精確數學基礎上的超算點化而來,僅僅是資料格式上,恐怕就難免不相容。勉強要用精確數學去儲存模糊數學的資料,結果就只能是大量儲存空間被佔用——而且還是那種沒必要的佔用。”
楊晨心中暗暗尋思。
這一點是不用說的。
就好象一個正常人,可以清楚的判斷一個人是否禿頭。但是,對於計算機來說,那就很麻煩。
沒有頭發當然是禿頭。
但是有一根頭發算不算禿頭?有兩根呢?有三根呢?
多少根頭發才算禿頭?多少根才不算?
這個標準怎樣確立?
一旦這個標準確立,那麼多一根頭發是否就讓一個人從禿頭猛然間變成非禿頭?或者少一根頭發就把一個人一下子變成禿頭?
用精確的資料來表達,那根本難以做到。
勉強要做,那也也經過大量的工序,最終搞出一個數學模型,才能勉強的進行判斷。其佔用的資料儲存量相當大。
可是對於一個人來說,這種判斷是很簡單的。因為人類擁有模糊判斷能力,它會自動的、靈活的進行判斷。
絕對不會出現,僅僅一根頭發的區別,就導致一個人從禿頭變成非禿頭或者正好相反。
這種能力,正常情況下的計算機是不具備的。也只有採取特殊的程式,才能勉強進行模糊判斷。而這種模糊判斷,嚴格來說,還是偽模糊,並不是真正的模糊判斷,就好象計算機的隨機數並非真正隨機數,而只是一個偽隨機數,乃是透過某種演算法得出來,並不是真正隨便來的一個隨機數一般。
如果今天楊晨傳輸資訊的物件並非小光,而是一臺真正的超算,且不說這種傳輸手段能否成立,姑且認為成立,真的這麼一番傳輸之後,哪怕以之前小光本體那樣海量的儲存空間,也絕對裝不下!
因為楊晨傳輸的東西,固然不缺乏資料、邏輯、推理方面的內容——這方面計算機是最適合儲存的,因為它本身就建立在這個基礎上。但同時還有更多相對來說更偏向於感覺、領悟一方面的模糊性資訊。這個計算機要處理就很難了。
而算器則不同。
和現代的電子計算機建立在馮*諾伊曼結構基礎上不同,建立在靈能科技上的算器,具有更多的元胞自動機成分,它在時間和空間上面都處於離散狀態,更偏向於混沌和模糊,隨機性更強。所以說,在模糊計算上,算器更勝一籌。
如果楊晨傳輸之前資訊的物件不是超算,而是算器,那麼之前超算資料溢位、空間不足、當機等故障就不會出現在算器上面。
但是,在機械式計算上,算器的能力卻就要不如在效能資料上相當的超算了。
楊晨之前也沒考慮到這麼多,就貿然的給小光施展了靈犀渡化術,說到底,他還是下意識的吧小光當成了一個人,因此也就預設為小光具有人的特性和能力。
他錯了。但是卻也並沒有錯的多麼嚴重。
小光的確不是人類,她並不具有人類的腦部結構和意識結構,但她畢竟也是生命,而且是高智慧生命,所以,當楊晨傳輸的資訊出現問題之後,她馬上採取了相對應的處理方式,切換了相應資訊的資料格式,解除了危機。
說白了,就是把之前更適用於二進位制等純資料儲存的格式,更換成了更接近人類腦部的資料儲存格式。
這種格式,將會採用小得多的空間,記錄下那些難以用精確資料記錄的感覺、領悟之類資訊。
畢竟,一個真正的生命,而且是高智慧生命,和機械的單純計算器還是有區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