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人馬座號運載火箭第一次發射試驗,十秒倒計時,現在開始……”
“10……”
“9……”
……
“1……”
“發射!”
2010年0,伴隨著楊晨的一聲命令,操作員按下了火箭發射的按鈕。
“轟……”
低聲的轟鳴,在整個發射場地悄然響起來。
和傳統技術的火箭發射相比,這轟鳴聲非常微不足道,分貝數僅僅只相當於普通的汽車發動機發動聲音的程度。
懂行的人都是彼此對看一眼,眼中都是詫異:“從這發動機轟鳴聲看來,這發動機的推力一般啊……”
要知道,火箭發動機發動的時候,因為要提供強大的推力,每秒鐘燃燒産生的能量強會極大,由此而壓縮空氣等産生的轟鳴聲也會很大。
反過來,從轟鳴聲,往往也能看出這發動機的功率如何。
所以一聽這輕描淡寫的發動機聲音,就讓這些專家們詫異起來。
祝英雄聽著專家們的說話,也是皺起眉頭:楊晨這小子今天放了大話,自己還跟空軍和空管所那邊打了招呼,要是楊晨失敗了,那可就貽笑大方了。
想著他不由得緊張的問道:“這麼說這次楊小子這實驗,不太能夠成功了?”
“也不一定,或許是因為採用了靈能技術,所以和傳統發動機不同的原因?”
有的專家這樣解釋。
“能有什麼不同?看這發動機的表現,也是採取的類似傳統火箭發動機一樣的反沖式發動機,這種發動機因為需要不斷排出空氣産生反沖力,所以必然會産生巨大轟鳴聲。這又不是反重力發動機……”
祝英雄皺起眉頭,心中已經想著怎麼幫楊晨收拾殘局了。
不過這樣也好,失敗的話,也好讓楊晨收心,省得整天想要搞什麼航天工業之類,還是老老實實搞你的理論研究和特種材料得了。
這麼一想。祝英雄反而覺得。或許讓楊晨失敗了,對楊晨、對國家來說,會更好一些吧。
這邊說話的時候,那邊的“半人馬座號”運載火箭。已經透過靈能核聚變混合引擎運轉的力量,緩緩離開了地面。
現在的半人馬座號運載火箭。本身自重達到了五百噸左右,而衛星的自重達到了五噸左右。這相比引擎的最大推力一萬噸當然是不高。
所以,引擎並不會一開始就把功率提升到百分百。以避免過高的加速度對火箭箭身和衛星造成過大的力量,從而撕裂火箭導致發射失敗。而是會慢慢的提升引擎功率。之前實驗中的功率提升速度。那只是為了測試出引擎極端效能,並不能作為正常發射的標準。
眼看著半人馬座號運載火箭,已經徐徐離地飛起。並且速度越來越快,很快就飛向了天空。慢慢的消失在了人們視線中,只留下一個不注意看都會忽略掉的淡淡藍色光點,在慢慢變小。
基本上。火箭飛行的狀態都非常完好,並沒有出任何問題。
“看來,這結合了靈能技術的火箭技術,還是跟傳統的不同。根據眼下的形勢判斷,也許小楊總還真能把他的衛星送上預定軌道呢……”
“恩,看樣子是這樣的……”
“現在就要看火箭和衛星的整流罩效能如何了。如果承受不住和空氣摩擦的高溫,發射恐怕還是要失敗……”
幾個專家低聲私語著,質疑的聲音暫時性的變少了,不過要想讓質疑徹底消失,卻只有真正發射成功才行。
投影螢幕中,大家也可以清楚的看到火箭飛行的監控影象,那是包括衛星、火箭本體等感測器傳來的實時監控狀態。
而資料監控的投影中,也出現了表現火箭當前狀態的各種資料,旁邊更做成了圖表,以方便大家理解。
根據火箭的速度推測,現在火箭應該已經達到了超音速,進入了熱障狀態。此時的火箭箭身溫度將會急劇飆升,如果火箭材料承受不住這高溫,肯定飛行狀態會出問題。
但現在,這個飛行曲線仍然十分穩定,現在已經經受了考驗。
但是,這並不是最後的考驗。
“下面的難點是火箭脫離大氣層,進入軌道的時候。如果入軌失敗,這一次的發射也無法被視為成功……”
旁觀的專家們還在討論,一方面也算是和祝英雄解釋。不過,他們並非專家,瞭解雖然不少,卻仍然停留在表面,
而楊晨等人關注的內容自然更多。
“半人馬座號運載火箭並沒有采取傳統的多級火箭發動機形式。因為靈能引擎雖然表面上看來,也有反沖氣體噴射,但實際上噴射的並不是用來反沖提供沖量的氣體,而是能量粒子,透過能量粒子和大氣的作用力,提供沖量。而靈能火箭的‘燃料’也來自於事先收集好了的靈能能源。但事實上,即便是將上萬噸重量送上太空,所需要的靈能能源也達不到五六百噸重。這些重量,主要來自於核聚變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