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楊晨的計算,能夠用得上天算結構的,除了自己之外,目前也就是小囡囡尚靜依了。
不過,楊晨的那個“特殊病患孤兒收養計劃”已經在初步開展。這個收養計劃主要收養的就是那些得了現代醫學根本找不出來的疑難雜症的那些孤兒。
這種疑難雜症,一方面是病,另外一方面,也有很大可能是身體擁有特殊能力,但正常身體無法負荷這種能力所産生的後遺症。從這方面尋找擁有特殊天賦的人,反而要更容易些。
只不過這種收養牽涉到國家政策,需要的手續很多很繁瑣,楊晨只是把事情交給了金美鳳去幫忙辦,自己這邊卻拿不出人來。
但是,根據天算改進的本命算器結構“地策”結構,普適性就要好很多。而且地策結構,其可改進性更大,完全可以從這個結構,改進出在可持續發展上面更合適的其他種類結構。
相比後世的那些主要用於戰爭的本命算器結構,新的結構將會有更多領域的普適性,在綜合發展上面,更有優勢。
單純的戰時機制只能保證生存,想要發展卻很難。這一點,就算後世都是承認的。只是時勢所迫,也沒有辦法罷了。
重生之後,楊晨當然不會重蹈覆轍。
時間一點一點過去,本命算器的各種結構,都被煉器爐成功的煉制了出來。這只是一個最基礎的結構,但就算如此,其零件數量仍然多達數千個之多。
每一個零件上面,僅僅只有一個最基本的粒子方程鐫刻在上面。
楊晨要作得,就是將這些零件一個個拼接起來,達到最終的設計要求。
但是,這種拼接卻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因為小蘇和小光僅僅在計算上有專長,雖然擁有海量資料,但是,畢竟不能完全真實的模擬出一切情況。所以。具體的零件應該怎麼鑲嵌、拼接。其空間拓撲結構雖然經過計算,但只是個大概,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主要是,這種調整對時間的要求相當高。哪怕慢上一個毫秒的時間,本命算器結構就會固定下來無法更改。
這都不算什麼。大不了多損耗點材料。反正楊晨準備了三份材料,小心點就不用擔心損耗。
最最關鍵的,這種鑲嵌必須將所有零件煉化入體內。在靈宮空間之中進行。靈宮空間之中一旦把本命算器結構固定,想要取出來。難度很大不說,還會極大的損傷修士的元氣。
所以後世的普通修士,基本上沒有自我修改本命算器結構的餘地。只能原樣根據標準結構來煉制。況且在擁有本命算器之前,計算能力還遠遠不夠。更沒有修改的能力。要不是本命算器可以跟據修為的提升不斷升級、改造,那就真的是一下定終生了。
楊晨材料足夠、計算力足夠,更有小蘇小光透過通訊頭環在識海之中實時輔助。但他仍然無法承受取出靈宮之中本命算器的損失。
“所以,還是一次成功為好。雖然那種損失我勉強可以降低一部分,但是,那對元氣的損傷仍然很大,能避免還是要盡量避免。”
想著,楊晨便將自己一滴精血逼出來,浸染了數千個零件。
這些零件其實都不大,有的甚至小如微塵,這一滴精血在楊晨控制下,就成功的讓數千個零件全部染上了,然後楊晨以大日照天鏡的太陽真火作為力量來源,小心翼翼的凝練出一個特殊的粒子方程,讓這些零件逐一透過粒子方程。
然後,這些零件的形態就發生了變化,變得半虛半實那種,這就是可以用來被人體煉化融為一體的“煉化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