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種材料,靈能電能轉換結,可轉換靈能和電能為法器所用能源的特殊材料,由鉑金結合星辰庚金、微量九隕金剛製成,生産成本無法估量。”
“第三種材料……”
一樣樣材料被楊晨投入,最終在提純室之中進一步提純。提純室有嚴格的靈能場轉換控制功能,可以將這些材料生産、採集過程中沾染上的不純能量、能量場清洗幹淨,從而達到更高純度。
從提純室出來之後,根據材料的不同,便將前往不同的功能室進行各種處理,有升溫升壓的,有升溫降壓的,也有降溫升壓、降溫降壓的,也有直接粉碎到奈米大小,投入d列印奈米原料的,還有進入混合室進行混合,或者在塑形室進行塑形等等。
在同一時間,進行了超過百道工序。
如果按照傳統的煉器方法,只能一項項來,關鍵是很多材料還有時效性,處理後必須在一定時間內用掉,否則就會失去處理的性質。如果是那種可以反複處理得還好,要是那種不能反複處理、一次就報廢的材料,那就麻煩大了,足以讓煉器者手忙腳亂才能夠勉強跟上節奏。
這還是因為修士因為修煉精神力的原因,擁有一心多用的能力,要換了普通人,根本就是無解的。
而有了這個煉器爐,那就不一樣了。
和外面的煉器標準環境粒子矩陣一樣,標準煉器爐都是擁有自律智慧程式的,智慧性不高,但用來處理重複性工作,綽綽有餘。
這一百多道工序同時進行,在自律智慧程式的操縱下,卻是井井有條。
不過楊晨還是有些不滿意:可惜這自律智慧程式缺乏主觀能動性,要換了小蘇跟我配合,能夠把煉制效率提升十倍,並且將煉器質量至少提升一成!
不管怎麼說,半個小時之後,當3d列印頭將最後一個零件列印出來,楊晨便將所有成型的零件移動到了組裝室進行組裝。
他一共煉制的三個可供替換備用的雙模通訊器,便都完成了。
三個通訊器被從組裝室送出來之後,楊晨抓起一個還帶著爐火溫熱的通訊器或者應該叫通訊頭環,戴在了頭上。
通訊頭環是肉色的,很薄,看上去跟一張透明不幹膠帶相差無幾,卻還要比透明不幹膠帶更加柔韌,更接近人類面板的觸感,直接裹在頭上,幾乎讓人無法用肉眼看出來楊晨頭上還裹了個東西。
至於不用肉眼,用精神力……
楊晨直接將神念注入通訊頭環,啟動了隱形模組。
靈氣微微波動了下,然後就什麼異樣都沒有了,但是楊晨將自家精神力往頭部掃描過去的時候,卻什麼都感覺不到——這就是隱形法陣的作用了。
這個頭環中,包括了隱形法陣、無線電波收發法陣、靈能波收發法陣、神念控制法陣、靈能能源法陣、電能能源法陣、識海投影法陣等等。看上去無比輕薄,只有一點五厘米寬、五微米厚的頭環,卻被鐫刻了超過三百個法陣,極其複雜。而且絕大多數都不是一階法陣,比一階法陣更加複雜許多。
用傳統的手法煉制,耗時久遠不說,還很難作得這麼輕薄。除非那種修為極高,神念精度大控制力強,能夠螺螄殼裡做道場的煉器師,才能做到。這已經不僅僅要求技藝,還要求修為了。
要做到這一點,可不容易。從古代到現代,那些上古神話中無法考證的修士不去說,可以考證的修士,能辦到這一點的煉器師,也決不會超過十個人。
當然,古代煉器師也不會煉制這種法器。因為它輕薄倒是輕薄,威力卻等於零。這就是古今煉器術觀唸的差別了。
而且,有了煉爐和後世的靈武煉器技術,這種東西甚至可以量産,對煉制者的要求,甚至可以下降到三階!楊晨未到三階就能煉制,固然是因為他的特殊,但只要到了三階,學會了煉爐用法,普通修士照樣可以煉制。
而且說用到的材料大多數都是人工材料。少數非人工材料,比如九隕金剛,那是楊晨為了效能更好特意加上的。如果只求能用,而不是效能極高的話,不用也可。
這個成本就能夠大大降低。
楊晨準備的那些昂貴材料,主要是用來煉制本命算器,而非這通訊頭環。
不過現在楊晨也知道還沒到高興的時候,其最重要的功能通訊還沒有測試呢。
他先離開煉器室來到外面,關閉胸口上掛著用來跟迷你耳麥通訊的無線模組,再將通訊頭環啟用,動用事先約定好的頻率連結之前的迷你耳麥所用的通訊線路,最終完成了通訊連結,然後呼叫:“小蘇,能聽到我說話嗎?”
“能聽到,父親。您之前和我的通訊連結中斷過一次,是您完成了通訊法器的煉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