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邀請到王宗巖,沒準還能附帶上葛仁川,楊晨心頭總算輕鬆了許多。
看看事件已經到了晚上,楊晨也就休息了。
第二天他起了一個大早,躲在自己的實驗室之中,研究著用大日照天鏡煉化各種材料、重構性奈米陶瓷、液態超基金屬、九隕金剛,還有最新到手的那塊星雲庚金,為自己構建本命算器的事情。
好容易告一段落,已經是上午十點多。
半空中,大日照天鏡虛懸,放射出來大日神光,在神光映照之下,需空之中一團金色的小小太陽真火無聲無息的悄然燃燒。
別小看這一小團連核桃大小都沒有的太陽真火,這已經是楊晨竭盡全力所能製造的最大火焰了。
其溫度,更是已經達到了太陽表層的溫度,五六千到上萬度的高溫。但因為大日照天鏡力量約束能量粒子的原因,這高溫表面上反而看不出來,只要不直接接觸,哪怕距離僅僅只有一毫米,你也只會感覺到稍微有點發燙,而不是燙得驚人。
除此之外,同樣因為能量粒子的原因,其中不僅僅只有高溫,還有另外一種奇妙的力量,可以給材料帶來獨特的作用,就相當於普通材料科學之中特殊加工工藝的效果一樣。
就這溫度,差不多已經是現有地球科學所能夠穩定産生的最高溫度了。
雖然說可控核聚變和粒子對撞機的溫度能夠達到數百萬甚至上千萬度高溫,但那時間是很短暫的。可控核聚變目前穩定點火時間也只不過幾百秒,也就是幾分鐘十來分鐘,粒子對撞機時間更短。這些都不可能用來進行工業化生産。
換句話說,楊晨現在有了大日照天鏡,就相當於有了世界上最先進、最穩定有大日照天鏡的控制,輸入能量穩定程度,不是正常的工業化裝置可比的)的熔爐。這在材料煉制和材料科學研究上,有著先天的優勢。
看著這團火焰,還有在旁邊懸浮的各種材料溶液。楊晨臉上露出喜色。
有了這大日照天鏡發出的太陽真火幫忙。楊晨準備了很久,幾乎從剛剛重生就開始準備的大量材料,只不過用了不到二十分鐘,就統統全部淬煉完成。
如果沒有大日照天鏡。楊晨還得苦比的慢慢用靈力淬煉,沒個一兩年休想成功。
這幾乎可以說讓楊晨提前一兩年。就擁有屬於自己的本命算器。
對於他重生之後修為提升幾乎沒有什麼瓶頸的修行進度來說,那是大大的好事。畢竟前面說過,本命算器越早煉成對修士的幫助越大。
只是……
看著虛空中正在慢慢冷卻的材料。楊晨卻也難免苦笑起來。
這太陽真火太給力了,雜質淬煉太有效了。以至於最後的成品材料,比之他之前的預期少了很多。預期中距離構建本命算器本來是綽綽有餘,現在卻還差了不少。
本命算器的構建。因為可以不斷完善,不斷自我進化。不斷透過吞噬更好材料的方式替換原有材料,對材料純淨度的要求,其實並不用太高。
當然。純淨度高了,肯定會讓本命算器擁有一個更高的起點,最起碼日後讓本命算器成長需要花費的時間就少了,這也是好事。
只可惜,自己就又要大大破財了啊。
這些材料,很多可不是用錢能買到的。難免就要找那些材料出産的門派,大大出血一把了……
罷了罷了,也不著急。這本命算器的結構,也不是一天兩天能構建完成的。
這東西,只有一個最簡單的基礎模型,但是,要成為真正的本命算器,還必須根據自己的實時條件,不斷的進行計算、補充,重新設計,才能設計出來一個和自己最為契合的本命算器。
所以本命算器雖然看上去只有幾個型號,實際上,每一個人的本命算器,哪怕同一個型號,也有細微的差別。甚至,就算同一個人,不同時間、不同修為、不同材料乃至於構建本命算器的不同地點,都會造成本命算器模型有所區別。
這個計算的難度,卻也不小。
要換了後世,可以申請公用的外接大型算器——實際上就是電子科學因為能量粒子爆發而報廢之後,重新發展起來的能量粒子版本計算機——或者請求關繫好的高階靈武修士用本命算器幫忙計算。
無論外接大型算器也好,本命算器也好,其計算能力,都是遠遠超過現有超算的。
所以在後世,構建本命算器最大的問題,還在設計上。計算本身反而容易。
不過到了現在,楊晨就反了過來,設計本命算器對他來說,完全沒有難度、輕車熟路,但是計算方面,卻是麻煩得緊。
沒辦法,楊晨只好讓人去找ib定了幾臺大型超算,還有一個多月就能到貨。如果可以,他真不希望讓美國佬賺到這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