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後來華國九十年代引進的俄羅斯先進戰機蘇-27,其電子系統都是要換掉的。因為放棄了電晶體大規模積體電路發展的蘇聯及其繼承者,在大規模積體電路水平上很低,不能夠適應現代空戰的需要。
然而,當地磁核心能量爆發的時候,人們才發現,這戰鬥民族的考慮是有先見之明的啊!電晶體以及在電晶體基礎上發展來的大規模積體電路、超大規模積體電路,確實是很脆弱的。不出問題還好,一出問題,幾乎完全建立在這基礎上的地球電子産業、網路産業,某種意義上甚至可以說是現代文明,瞬間就被打回石器時代了。
那個時候,手機手機沒法用,電腦電腦沒法用,整個便利的現代通訊體系,全部崩潰。甚至,汽油發動機的交通産品大半報廢,因為沒有電子晶片的控制,發動機無法打火。電動機的交通産品,包括電動汽車,電動車,電力列車,還有要用到電子技術的飛機發動機、輪船發動機,也統統都要停擺。
那種環境,糾正好跟蘇聯人預想的情況差不多。只可惜,那個時候蘇聯已經解體久矣,再也沒有恢複的可能了。不然要是蘇聯能夠延續到那個時候的話,還真能緩過氣來。
再到後來,地球的科技慢慢的適應了能量粒子爆發的環境,已經可以開始製造出哪怕在能量粒子爆發的情況下,仍然可以正常運轉的超大規模積體電路的時候,卻已經遭遇了特洛伊聯邦的入侵,根本就沒有任何機會來發展,只有少數人做預研,準備在趕走侵略者之後,用來發展地球的科技。
當然,那時候楊晨已經看不到了。畢竟楊晨在還沒有趕走侵略者的時候,就已經重生到了現在。
於是,在後世,凡是牽涉到能量粒子對撞機的所有生産、戰鬥等等,統統都是人手工主持。反正全民修行的時代,根本不缺乏擁有精神力的靈武修士。
不是沒有人嘗試過自動化這些東西,但在地球被侵略的前提下,一切人力物力都要往這個方向傾斜,根本就沒有餘力搞這些。這個其實並不複雜的技術研究進展很慢,楊晨的關注度也很低。至少他就只是知道一個大概,完全不清楚具體的技術細節。
但是現在就不同了。
現在還不是全民修行的時代,任何一個修士那都是非常珍貴的,自己也自視甚高,哪裡找那麼多人去當流水線工人?
玉明要不是因為楊晨乃是五峰觀輩分最高的長輩,並且還是重興五峰觀的中興之主,還有楊晨的指點作為誘惑,也休想他老老實實的在這裡搞生産。
但是,這個問題畢竟是要解決的。楊晨給現在這個版本的重構性奈米陶瓷的定位是大規模民用的材料,一旦鋪開生産,整個市場對其的需求那是相當可觀的。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那是根本不可能做到這一點的。
更別說還有更多、更先進、更重要、需求量更多的其它材料,也需要用能量粒子對撞機生産。如果不搞自動化,到時候怎麼辦?
楊晨即然提前了在現在就釋放這些科技,目的就是希望在地磁核心能量爆發還有特洛伊聯邦入侵的時候,能夠有足夠多的準備,要是不能推廣,提前不提前有又什麼本質上的區別呢?
這東西即然並不複雜,他就讓侯旭楠去搞了。相信這個後世成為能量粒子理論大師的存在,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我這樣做是有道理的。”這些內情,楊晨並不能全部說出來,但是還是要做通侯旭楠的工作,畢竟主動的搞研究和心理有疙瘩這效率肯定是完全不一樣的:“老侯你也看到能量粒子對撞機的執行情況了,在那樣的情況下,什麼晶片還能正常執行?搞電子管也是迫不得已啊。”
“可是原本的電子管也難以在能量粒子對撞機執行的環境中發揮作用啊?不還是要照樣進行改造嗎?”侯旭楠不解:“於此這樣,還不如直接改造電晶體,有必要採用過時技術嗎?”
沒錯,現在的自動化系統,電子管也是經過改造的,在電子管的製造過程中,外壁新增了重構性奈米陶瓷粉末,提升了電子管外壁的強度。
“沒辦法,電子管好改造,電晶體要改造可沒那麼容易。”楊晨一攤手也很無奈:“電子管改造,只需要外壁材料新增奈米陶瓷粉末即可。但電晶體材料卻不可能僅僅新增奈米陶瓷粉末就可以。大規模積體電路的電晶體體積太小,改造中還有可能牽涉到量子現象,技術力量不夠,沒有那麼容易就可以改造成功。只好先易後難了。”
“可這樣的技術註定要被淘汰的,何必浪費人力物力呢?電晶體雖然難,但卻不會被淘汰啊。”侯旭楠道。
現在整個大環境就是崇尚電晶體,就算他們研究出來電子管,有用嗎?
“不,你錯了,電子管,沒有那麼容易被淘太啊……”
因為電晶體十年後才真正要被淘汰了。那時候肯定還沒辦法拿出實用化的可不受影響的電晶體技術,現在不搞電子管,等到地磁核心能量一爆發,就得傻眼。
楊晨苦笑起來,想到了未來的地磁核心能量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