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嘩嘩譁”
一道聲音從密林深處傳來,如淺夏的潮汐拍打著溼潤的海岸一般,又好像清秋的枯蟬用輕薄的羽翼摩擦身體。
這道聲音並不響亮,忽明忽暗,忽高忽低。
若是此時有生靈經過,必然會被這種很有節奏的律動所吸引,也要忍不住一窺究竟。
來不及清理戰場,蘇星河急忙在不遠處的山岩下以雌雄斬邪劍鑿出一個石洞,將自己置身於山石之中。
之所以如此,一來是為了找個清幽的去處方便悟道,二來是怕在突破的過程中被過路的生靈打斷。
修士最忌諱的就是在突破境界的關頭有生人闖入,一旦打斷,輕則失去破境之機,重則走火入魔,甚至於有隕落的危險。
此絕非虛言,縱觀古今仙史,這樣的事情發生了太多太多。
口口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正所謂前車之鑑後車之師,古人的坑,今人還是不踩為妙。
別看蘇星河年歲不大,一路走來,心思愈發細膩,凡事要儘可能的做到極致。
因此,像這種低階錯誤,他絕不會犯。
“呼呼呼”
山洞深處,蘇星河周身玄光圍繞,體內早已是翻江倒海。
他沒有經驗,只在一些古籍秘典之中看到過過去的人對於突破煉神境的描寫。
按照古人的說法,人的識海內原本一片混沌,宛如不著邊際的曠海,不知何處來,又往何處去,只能憑藉本能去感受世界。
而在煉神之後,智慧增高,神念通靈,便有了體悟大道的資糧,從而打破常規,進入通神的境界,做到離地騰空、壽元激增等種種超脫凡俗的事情。
故而,凝練完畢的識海,又稱神識,雖只多一字,細細斟酌一番,便能體現出“神”之一字的妙處了。
這種時候,煉神的法門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塔讀小說app,完全開源.免費的網文小說網。&站
法門品階越高,則表示對於識海的凝練、開發愈發完善。
而帝法,則更具說服力,人道極顛的法門,從來不會讓人失望。
《沖虛真經·天瑞篇》即便只是殘篇,但也是出自帝皇級人物的手筆,雖然不知這位大帝古皇)的名諱,想來也是名傳古史的響噹噹的人物。
如若不然,這篇帝經也不會出現在終極世界,被龍皇如此推崇。
“精神者,天之分;骨骸者,地之分。屬天輕而散,屬地濁而聚。精神離形,各歸其真。”
這是通篇精華之處,寥寥數字,點破迷障,直指本質,被蘇星河反覆吟誦,越來越覺得上頭,整個人都有些飄飄欲仙之感。
此時此刻,他像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凡間之人,周身沐浴霞光,斜靠在老樹之下,飲一杯故土的酒,卸去滿身的疲態,任由心思徜徉於天地之間。
彷彿這一刻,他才是他,那個最為真實的自己。
沖虛真經實在是太妙了,初窺門庭便有如此的妙用,讓肉身與識海完美契合共鳴。
當然,這僅僅是開端而已,初步涉足於識海的探索,感受人體的不凡。
密碼
想要實現生命的躍遷,還需要徹底在這一境界站住腳跟才行。
在慢慢凋謝的時光裡,那些周身繚繞的玄光在一片熾盛過後,慢慢地鑽進了蘇星河的眉心之處,透過奇經八脈以及洶湧的氣血,來到了一座一片混沌般的空間之處。
這裡,便是識海,人體最為奧妙無窮的地方。
故老相傳,識海的大小決定修士日後的所能抵達的高度,識海越大,上限越高,反之,則亦然。
在幾本相當珍貴的孤本典籍中,蘇星河瞭解到部分秘辛。
一般來說,識海十丈以內者,資質尚可;百丈之內,資質高等;千丈之內,天才之姿;萬丈之內,妖孽之姿。
至於超過萬丈的,並未提及,想來是從古至今也不曾有過這樣的人出現。
仔細想想,倒也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