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野望——桓溫傳 > 第三十一章, 禍兮福兮

第三十一章, 禍兮福兮 (第2/2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沖喜小夫郎 和繫結奶面基後 偏見與傲慢 渣攻騙婚 秘密 我的浴缸通海洋 英雄聯盟大兌換 聽說你愛我 戀上美女上司 醉東漢 最強特種兵之龍刺 我才不會愛上什麼徒弟 隨地撿貓 星際職業中醫師 失格練習生與得體社會王 秦時明月:為皇 我的油畫成精了 空間之異世養家 我需要你 開掛戀愛系統(快穿)

庾懌有一子庾統,此時有二十多歲,為潯陽太守。

庾冰共有七個兒子:庾希、庾襲、庾友、庾蘊、庾倩、庾邈、庾柔。女兒庾道憐嫁給成帝司馬衍的二兒子司馬丕。

庾翼兩個兒子,即現任義城太守的長子庾方之和庾翼上書請求任命為荊州刺史的次子庾爰之。

那麼,庾翼臨終前想為庾家保留下最後一點勢力的想法能夠得到建康方面的同意嗎,畢竟執政的何充也是庾家的女婿之一啊!

庾翼死後,朝廷官員大多以為庾氏家族長期駐守在荊州,應該同意庾翼的臨終要求。何充卻說:“荊州是國家的西面門戶,戶口有百萬之眾,北面與胡人相接,西邊又與蜀國為鄰,地勢險阻,方圓有萬裡之遙。荊州託付得人,那麼中原就能平定;託付不得人,社稷就堪憂。陸抗曾經說過,荊州保全,吳國就保全,荊州失去,吳國就失去,就是這個意思。怎麼能讓一個白麵少年去擔當此任呢?桓溫英勇善謀,超過常人,文武雙全,荊州刺史人選,沒有超過桓溫的。”

何充還說:“陶侃臨終前推薦賢能,丞相王導在世的時候,一直不肯為兒子王恬升值,至今仍為四品將軍。就算是他的親侄——庾亮的兒子庾羲,現在也不過就是一個散騎常侍,沒有這樣越級提拔的。”

朝臣有人說:“庾爰之會迴避桓溫嗎?如果興兵相抗,將會給朝廷帶來恥辱。”何充回答道:“我相信桓溫一定能夠控制住局面,大家不用擔心。”

不過,還有一個人明裡不敢出來反對,暗中卻想做些手腳。他正是桓溫的酒肉朋友兼清談損友劉惔,也許現在他還在為桓溫把他結成連襟而耿耿於懷呢。

司徒左長史劉惔與桓溫是老相識,二人均是晉明帝的女婿,桓溫娶的是明帝的南康長公主司馬興男,而劉惔娶的是廬陵公主司馬南弟。劉惔雖然知道桓溫有奇才,但卻隱隱覺得他將來會有不臣之心,他對撫軍大將軍司馬昱說:“桓溫的眼睛如紫色的水晶,胡須象刺蝟的毛刺,這是孫仲謀、晉宣王司馬懿)之類的人物啊!可不能讓桓溫這種人身居形勝之地,而且對他的官職也要經常的壓抑著。”

劉惔規勸司馬昱自己來做荊州刺史,鎮守上流,而讓自己擔任軍司來輔助他。但是,司馬昱沒有同意,他覺得清談是世上最美妙的事情,他無論如何無法想象到了荊州這個野蠻之地該如何與當地的土人以土語展開清談。劉惔幹脆亮出了底牌,要求司馬昱推薦自己去當荊州刺史。司馬昱不敢相信的瞪大眼睛看著劉惔,他感覺這家夥實在有點扯。因為劉惔這個人雖然很有才,不過他的懶和他的才能一樣的出名。

桓溫手下的頭號馬仔袁喬有一次去拜訪劉惔。劉惔當時正在帳內睡懶覺,還沒有起來。袁喬便作詩嘲笑劉惔道:“角枕粲文茵,錦衾爛長筵。”意思是:華麗的褥子配上角枕有著多麼的鮮豔;長長的竹蓆鋪著絲被有著多麼的燦爛。弄得劉惔的老婆廬陵公主看了這詩後很不高興地說道:“這袁羊肯定是個從古代穿越而來的狂徒!”

於是,司馬昱就對劉惔說:“桓溫的才能大家都看得見,他的野心就只有你一個人知道,你讓我如何去說服大家呢,況且現在最能夠說話的是何充呀!不過你放心,我會有辦法對付他的。”

永和元年的九月十三日,朝廷下詔,任命原徐州刺史桓溫為安西將軍,持節,都督荊州、司州、雍州、益州、梁州、寧州六州諸軍事,荊州刺史二品),領護南蠻校尉,鎮夏口。

庾爰之果然不敢抗拒朝廷的任命。由於看到庾爰之的無所作為,朝廷緊接著又任命劉惔為監沔中今漢水)諸軍事,兼義成太守治所在襄陽),以代替庾方之。於是庾翼的兩個兒子都被遷徙到了豫章郡閑居。也許司馬昱用於抑制桓溫的計策就是派似乎忠心耿耿的劉惔去監視看來野心勃勃的桓溫。

雖然才幹不足的庾氏兩兄弟順從地聽從了朝廷的安排,但是,庾翼的死以及隨後朝廷的一些處置也産生了一些動蕩:庾翼的部將幹瓚、戴羲等人發動叛亂,殺掉了冠軍將軍曹據。庾翼的司馬朱燾和安西將軍長史江虨、建武將軍司馬毛穆之、將軍袁真等共同出兵討伐,將叛亂撲滅了;而原蘇峻部將、現任豫州刺史路永也率部叛逃,投奔石趙王國,石虎讓其駐守在壽春。

桓溫到荊州赴任前先去拜見了自己的舉薦恩人何充。只見何充撚須得意地笑著說:“元子,你是朝中這一代年輕人當中我最瞧得起的人,今天終於有用武之地了,我實在是為你和國家感到欣慰呀!不過荊州那邊人際關系複雜,民風彪悍野蠻,你又沒在那邊呆過,一切都要小心啊!”

桓溫自信的回答道:“請何大人放心,在下已經準備了一些對策和方案,只要再借重一個人的幫助就可以把荊州的局勢穩定下來,使之成為朝廷西面一道穩如泰山的可靠屏障。”

不過,桓溫在徐州刺史的任上吃過虧,就向何充打探朝廷的意思是讓自己暫時整頓一下荊州還是讓其在荊州做長遠打算。何充為了讓他安心,就向桓溫保證只要他能夠繼續在朝中立足,就會繼續支援桓溫在荊州發展。桓溫得到何充的保證後放心了很多。

桓溫到荊州赴任前還專門繞路去了一趟晉陵,晉陵太守謝奕見前刺史大人親自登門拜訪,連忙吩咐家人設定家宴款待桓溫。桓溫在謝家也沒有說什麼特別的話,只是比平時對謝奕客氣了許多。謝奕對此也不以為意。桓溫告辭後,只有謝奕二弟謝據的妻子王氏領會了桓溫的意圖,就對家人說:“桓荊州今天的用意很特別,一定是要和晉陵一起西行了。”大家都說她是瞎猜的。

荊州在東晉皇朝的戰略地位當中顯得非常的重要,由於東晉定都處於長江中下游的建康,上游的荊州是朝廷的“外閫”,“兵強財富,地勢逼危”,可以說得到荊州本身就已經具備了威脅京師的能力,晉室東渡以後,琅琊王氏先後任荊州刺史十年之久,自王敦死後,陶侃又鎮荊州九年,史書稱其“據上流,擁強兵潛有窺窬之志。每思折翼之祥,自抑而止。”陶侃在歷史上獲得的評價甚高,然而還是獲得了這樣評語,這與陶侃長期佔據對軍事和政治有舉足輕重作用的荊州有直接關系。庾亮在鎮守武昌時也有“亮雖居外鎮,而執朝廷之權。既據上流,擁強兵,趣曏者多歸之”的記載。這就是“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道理,無論你是誰,只要屁股坐在這個炙手可熱的位置上,難免無差別的遭到朝廷猜疑和忌諱。

桓溫本質上不是一個遭到猜疑就不思上進的懦夫,不過當他出任荊州這個一方重鎮的刺史的時候,桓溫才過三十三歲,朝中只有何充一人可以依靠,自己的弟弟都還沒成長起來,在荊州的勢力幾乎為零,而庾氏盤踞荊州多年,荊州官吏大部分是庾氏的門生故吏。桓溫至今在軍事上最拿得出手的經歷,就是在庾翼主導的北伐當中作為為前鋒小督帥眾進入了臨淮一帶,不過桓溫只是在東線以偏師的姿態配合庾翼的正面作戰,其所面對的戰場並未承受多大的壓力。其後在徐州廣陵一帶與石趙軍隊對抗,經常打的又是些小摩擦,並沒有很突出的戰績。因此,桓溫一開始在荊州除了打著駙馬的招牌外似乎還沒有太多能夠鎮住屬下的本錢。

那麼,桓溫又該如何在荊州站穩腳跟呢?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重生之仙門混種走陽關道 隔壁村的豆腐西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