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的林七是一個隨和的人,隨遇而安,無慾無求,好像有點兒佛系。
不管幹啥,心裡都沒有大目標,大追求。做了自己該做的,做了自己能做的,成與不成的,順其自然就好了。
但這次,林七的的確確被激怒了——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底線,再怎麼佛系、再怎麼不爭,那也是有限度的。
某些國家某些實驗室的研究顯然激起了林七的怒火:此時的他已經下定決心:科技界決不能容下這樣的惡魔!
這是願景,更是責任。
……
第二天一大早,林七就接到顧曉的電話,說是有要事。
林七也明白,估計歐美那邊的國家電視臺記者發回了重要的報道,她這是想採訪一下自己這個“始作俑者褒義)”的人吧。
林七也特別想了解歐美那邊的風波究竟大到了什麼程度,光看新聞是看不到全貌的。
而此時,顧曉已經在國家電視臺位於光華路的辦公區加班很長時間了。
整個美歐,幾十個重要城市,這次的亂局可謂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遊行活動了。
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城市,同樣的人為了同樣一件事兒而聚集起來,而且這些人大都是中堅力量。造成的影響實在是不可估量。
許多國家的使領館已經焦急如焚,而當地政府頻頻召見國內駐當地大使,但,這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這不是國家問題,這是一個企業,私人民營企業的經營決定。國家也不會去直接干預一個企業的具體決策。
更何況,這個時候,國家也不想幹涉。
這些年,華夏受到的限制太多了,從華興,到華維還有大疆等等等等,但凡在領域內冒點頭的科技企業都受到過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限制和制裁。
你們不是要制裁嗎?有本事繼續制啊!不讓你們吃點苦頭還以為我們是泥捏的了,想制裁就制裁,想限制就限制!有本事別來求我啊!
當然,作為對外大使,他們代表的是國家,嘴上當然不能直接這麼說,即便他們心裡是這麼想的。
“國家不可能直接干預一個企業的具體決定,更何況我們也不覺得成了科技集團的做法有什麼不對,成了科技集團一向是一個遵紀守法、嚴於律己的有責任有擔當的企業。”
駐法國大使如是說:“此次事件的發生,我們也深表遺憾。但歸根結底的原因是因為貴國限制成了科技集團的政策,成了科技集團只是遵守並規避政策風險而已。我們認為,這種決策是合理的。也是成了科技集團遵紀守法的具體體現。”
聽完翻譯,琺國總統那是有苦難言,想反駁都不知道說什麼好!總不能說我們簽署那個協定只是玩玩吧?誰讓你們遵紀守法了?你們竟然遵紀守法?
都怪成了科技,我們的制裁只是隨便說說,他卻當真了——這一點都不符合資本執行的規律,這是要損失很多錢的啊!
華夏國內傳回來的訊息,林七的態度很明確:除非各國明確宣佈廢止相關協定,成了科技集團將會慎重考慮恢復歐美地區的軟體銷售,成了科技不願承擔因政策原因導致的企業發展風險,寧願少掙錢,不掙錢。
低頭很容易,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不難,但公開低頭對於歐美政客來說,那簡直是要命的,很容易成為政敵攻擊的籌碼。
好吧,即便不公開低頭,這個協定的簽署造成的極大影響肯定已經影響到政府的公信力和支援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