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期新青年開始發售。
二十三期是一百三十萬加上重新發售的第一至第二十期,這天共發行了一千六百三十萬冊,三天後統計,有近百萬冊沒有售出,賣出了一千五百多萬冊。
雖然賣出了一千五百多萬冊,但並不是說新青年的讀者就有一千五百萬人了,猜測購買了新青年的讀者不會超過兩百萬人,因為有好多讀者都是一次把前面的二十多期給補買了。
這一期新青年的在青州城的城市覆蓋率為三十九個市,最多再有半個月,新青年就能在全省範圍內發售,真正做到林東當初的構想。
而這一期新青年帶來的利益是相當龐大的,五天後,新芽文具的那個王總監又趕到了安定市,他要再交十期的廣告費。
“效果不錯唄?”林東笑著問道。
“嗯,這些天我們新芽文具的銷售量提高了不少。”王大偉很樂呵的道。
“那就行,能雙贏是最好的。”
王大偉簽完合同交了錢,滿意離去。
新芽文具續費,另外也有好幾家專門做學生生意的廠商打電話來諮詢廣告事宜,應該用不了幾天,新青年上又得加上一些廣告了。
銷售量的激增,讓新青年的周邊≮∠銷售也持續火爆,光是秦時明月每天的周邊銷售量都在五十萬以上,而周邊的成本僅僅只有幾萬塊錢,當然,這個成本不算運營官網的成本。
在林東和幾個社長的商議下,文學漫畫社一次訂購了一百輛野鹿牌貨車,加上原有的二十輛,文學漫畫社已經有一百二十輛貨車。這些貨車一些用來讓銷售人員跑代售點,一些則是用來運送貨物,還有一些則是停在校園裡供老師們使用,另外也讓大家練習開車。
這種行徑顯然是相當奢侈的,不過誰讓新青年現在確實有錢呢,也是在這個時候。文學漫畫社要給學校捐兩千萬支援建設新校舍的訊息傳了出來,不是林東傳的,也不是肖明傳的,而是楊校長他們傳的。
文學漫畫社現在在安附高一枝獨秀,掙了太多錢了,多到讓許多人眼紅,這些人迫切的想在這塊肥肉上咬一口,而這還只是個開始。
這天,張清文又把林東叫到了辦公室。
“不讓你出錢你非得出。現在好了,又出事兒了。”林東一進去張清文就開始埋怨。
“他們又在商量讓我們社裡出錢?”
“這次是校車。”張清文無奈的道。
“校車?咱們不是有校車嗎?好像是五輛吧?”
“對,楊校長他們提議,這些校車已經使用了一些年限,所以準備賣掉。”
“換成新的?然後錢肯定不會夠唄,那怎麼辦,我們新青年出唄,是這樣吧。”
張清文聳了聳肩。
林東樂了:“真是佔便宜沒夠啊。現在每天停在校園裡的車子不超過五輛,別的車子幾乎都被老師們佔用。這我也不說啥了,一點油錢而已,現在連校車都要我們社裡出錢來買,他們一天到晚就琢磨怎麼從我們社裡撈錢嗎?要不然這樣吧,你讓他們別幹了,我來當領導行不行?”
“還不都是你搞出來的事情?我說了讓你別出錢。你非得出。”
“敢情還是我把他們給慣的?說吧,這次又要出多少錢?”
“五百萬。”
“還不算多。”
張清文橫了林東一眼:“這次是校車,下次就得是私家車了,還不算多,林東。你怎麼突然這麼大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