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力表示很不看好林東寫歷史類的東西,所以他回去看直播了。
林東看著天上的繁星,心裡要把華夏歷史搬到這個世界的想法卻越來越強烈,這就跟靈感來了差不多,止都不止不住。
“秦時明月”
林東之所以想到這個動畫自然是因為他很喜歡這部動畫,跟看灌藍啊,火影啊,海賊王啊等等不同的是這部動畫裡林東覺得他能看出華夏那深厚的文化底蘊,看它就像在看一本精彩的史書。
戰國七雄,千古一帝,諸子百家,合縱連橫,這是華夏歷史上一個燦爛的時代,對林東來說,這部動畫的吸引力相當的大。
林東最先接觸到這部動畫的是秦時明月的第五部,第一集就讓林東覺得驚豔,無論是裡面的人物還是畫風甚至連說話的語氣,林東都感覺到濃濃的一股華夏風。
有些人看完覺得這部動畫很裝逼,但是能用歷史文化來裝逼那真不是誰都得裝得來的,當代的華夏人還有幾個能懂詩經?能看懂文言文?
因為喜歡動畫,林東還專門去看了原著,然後很失望,原著遠遠沒有動畫來得精彩,畢竟影視作品的張力要比用文字描述強太多了。
“把秦時明月搬到母星來可以嗎?”林東問自已,答案是可行的。
動畫怎麼做林東不懂,他也可以不需要懂,他可以畫一些簡略的草圖,然後交給專門的人搞定就可以,這就是可行的方案。
其次,秦代可以說是華夏歷史文化的開端,從秦代可以引申出華夏後面的那些朝代,那才是真正完整的華夏歷史。
林東想做就做,在屋裡找了一本作業本,又找來了一枝筆,先試著畫了下,他的畫畫水平很爛,但是這沒有關系,一個圈加兩條腿就是一個人,只要他能看懂就可以了,反正角色形象在他的腦子裡,到時候用模型做出來就可以。
一部作品最重要的是情節,對話是推動情節的重要步驟,到了這裡就難住他了。
秦時明月裡各種角色說話的習慣是古風帶著現代風,其中摻雜了各種華夏的詩詞歌賦,林東雖然寫過一本歷史書,想完整的完原還是相當困難的。
“詩經,楚辭嘖嘖,好睏難的樣子。”
“你畫的是什麼?這就是你所說的動畫?”丁力不知道什麼時候來到了林東身邊,“這也太爛了吧?這個圈圈外加兩根筷子是代表一個人?”
“那不是筷子,那是腿好吧,不要在乎這些細節,角色形象都在我腦子裡呢。”
“哦,我看看你寫的是什麼:小聖賢莊不愧天下儒宗,果然氣象萬千詩日?”
“那叫曰讀yue”林東無奈的道。
“哦,詩曰:鶴鳴於九臯,聲聞於天,乃是招賢之聲”
“北有高樓,與雲齊兮,正合此樓寫照
“子曰:鬱郁乎文哉,誠不我欺,啥意思?不過好像真有點歷史那種厚重的味道。”丁力覺得好多字他居然不認識但是正因為不太懂,所以覺得很高大上
“有點味道吧?”
“嗯,挺像那麼回事兒的。”丁力點頭:“這些都是你想出來的?”
“嗯。”這是林東背下來的。
“看不出你還真有這方面的天賦。”
“你當我想寫小說是假的嗎?”
“那你繼續你的創作,我睡覺了。”
“去吧,我呆會再睡。”
等丁力睡後,林東繼續,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秦時明月第五部,當時還沒有出完,所以準備先把這些畫出來,至於以後,林東可以再自己改編嘛,畢竟秦到漢那段歷史林東還是比較熟的。
這些寫寫畫畫,然後又修改,恍然間天色已經矇矇亮了,而林東才畫了不到半集。
“好睏難,比寫小說難多了。”林東無語,看著手裡的草稿,除了他以外,相信沒有人能看得懂,另外就算看懂了也不會感興趣,這哪是動畫啊,跟鬼畫符沒有兩樣,但是其實除了對白外,所有的東西都在林東的腦子裡裝著,他甚至還知道這些對話當時的情形,氣氛,風景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