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玥幾人換了一處地方,此時的詩會正到了最激動人心的時刻,眾人皆是情緒高漲,梔橋附近人聲鼎沸。
遠遠地看著萬眾矚目的這三人,她的心態變得愈發不平穩。
作為公主,第一世黎玥被指婚給陸熹其實並非全是皇帝個人的意思,她那時剛穿來不久,正是對這裡的一切都感到新鮮的時候,也被黎瑾拉過來看這個詩會,就在這個詩會上,她對陸熹一見鐘情了。
那時白衣翩翩的少年郎,氣宇不凡地高聲朗出自己的詩作,只一眼便迷住了正是春心萌動之時的黎玥。這也正是證明瞭有時候喜歡一個人其實不需要多少理由,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個動作、一個眼神,便足以動人心絃。
所以在殿試之後,當她得知陸熹就是今年的狀元郎,頓時心花怒放,便在父皇詢問自己對陸熹有想法沒有的時候,她果斷的選擇了有。
若是早知道陸熹已經有了喜歡的女子,那她再喜歡他也絕對不會去碰。
可惜這世間沒有那麼多如果,當初的黎玥選錯了路,看錯了人,所以落了個悽慘的結局。
梔橋旁人潮擁擠,雲舒日暖,她們換的位置雖說離詩會那邊遠了一些,卻也因為在樹下,因此頗為舒適。
黎玥看著那個意氣風發的陸熹,倒也不是說還對他餘情未了,只是難免會有些心情複雜。她的心思完全不在那些詩詞上,過了那麼久她也早就忘記他作的是什麼詩了,又因為隔得遠,也沒聽清他們到底賦了些什麼。
等回過神來,詩會那邊早就分出了高下,黎玥只知道最後是陸熹拿了第一,書生拿了第二,那個青衫男子第三。
結果已經出來,人群愈發躁動,黎玥凝神見黎瑾正神采奕奕的看著上面,竟是一臉仰慕,不禁有些啞然失笑。
黎國近年來愈發重文輕武,便是各家的男兒也皆是認定“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故而對於這些有才之士,人人尊而敬之。
嘴角笑意淡了下來,黎玥牽起黎瑾的手,“這下詩會也看完了,我們該回宮了。”
黎瑾原本還有幾分想上去和他們搭話的沖動,見黎玥沒什麼興致了,也只好作罷,怏怏的跟著她走了。
酉時,皇宮內熱鬧非凡,華美的宮燈裝飾繁縟,宮娥們端案穿梭於宴席之中,元宵節的宮宴是一年中宮裡頭最熱鬧的時候,因為皇帝只有一後三嬪妃,加上子嗣也就那麼幾個人,若是光他們,顯然是太過冷清。
正因如此,皇帝便決定每年的元宵節時宴請臣子,既為宮中添了人氣,也好拉近君臣之間的關系。
在禦花園西邊的廣華殿中,筵席正開,皇帝坐在首位,皇後和琴貴妃各佔一側,接著是公主皇子們,其餘兩位娘娘也分在兩邊。下面的官員們有的帶了家屬,皆是按照官職排坐。
因為四皇子黎珞年紀尚才五歲,便是和他的生母萱貴人坐在了一起,而黎瑾坐在了黎玥的對面,他本就好動,此時正無趣地左顧右盼。
黎玥的身邊是她的同母兄長,黎國如今的太子黎玖。
他比黎玥大了五歲,去年及冠後封了太子,至今仍未娶妻,現如今可謂是王城內外備受矚目的青年才俊。
那些尚未婚配的臣女們或是含蓄或是奔放的打量著這位太子殿下,心中早已百轉千回。
面對那些投來的目光,黎玖坐於席間,一副泰然自若的模樣,硬是半個眼神都未分給任何人。
未過多時,眾人皆已入座,宮宴開始之時,從門口進來舞姬琴師打扮的人群,數名琴師抱著長琴在四周席地而坐,中間的舞姬也聚於一起。
悠揚的琴聲從指間緩緩瀉出,舞姬們纖腰扭動,豔麗的裙擺如同盛開的芍藥般娉娉婷婷,席間一片祥和,只有那琴聲繞梁、舞姬身動。
舞畢,舞姬們立於殿內,面容姣好,眉眼低垂。
“賞!”
皇帝龍顏大悅,舞姬們連連叩謝,而後躬身緩退出殿。
黎玥看完表演,覺得殿內有些悶人,便側身在黎玖耳旁說了一聲,帶著翠蕪從邊處出了大殿。
因著白日裡出了太陽,夜裡的天空倒是群星閃爍,黎玥順著石子小路來到禦花園,一路上竟也沒見著什麼人。
也是,畢竟今日元宵,皇帝大臣們齊聚廣華殿,大多數宮女太監們也被放去休息了,只留有少部分侍衛在巡視。
她今日只穿了一件廣繡長裙,卻也不覺得天氣發冷,便多走了幾步,去了禦花園中央的錦鯉池。
錦鯉池中養著各種金貴奇豔的魚兒,若是白天來看,五顏六色倒有幾分像是在以前的公園裡看魚的感覺。但此時月色已深,哪怕周圍點了宮燈,池面上看也是黑壓壓的一潭,沒什麼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