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皇上有七個兒子,九個女兒。都說龍生九子,各有不同,三王爺林迦遠就是那尤其突出的一個。
他突出不為別的,只為他為人格外窩囊,尤其膽小,是個只知吃喝玩樂的紈絝,身上沒有半分皇家威儀,皇上格外不喜。
大梁與北狄兵戎相見於西南,大梁兵敗,北狄人乘勝追擊,大梁節節敗退。
皇宮守衛森嚴,但皇上還是被北狄人行刺了。誰承想這位永遠隱藏在角落裡的皇子卻誤打誤撞以身擋劍,救了皇上一命。可這一救卻將林迦遠自己給折進去了——那一劍從他的心髒刺穿,他驚恐地看著胸膛上的劍斷了氣。
皇上震怒,命威遠將軍張勝厚為帥,統領西南十萬大軍,血洗北狄。
皇上懷著感動與憐惜,拾回了對這個兒子的一點兒父子親情,將林迦遠膝下唯一的兒子林旭堯寵上了天。
要說這林旭堯,那便比他爹有說頭多了。首當其沖的是漂亮,皇家的孩子裡,最漂亮的絕對是林旭堯。黑亮有光澤的垂發紮成兩結於頭頂成髻,形狀如角,眉毛漆黑秀氣,眼珠子圓溜溜的跟進貢的葡萄似的,面板又白又嫩,嘴唇不點而紅,實在是讓人忍不住喜歡。其次便是他的學業了,如今七歲的小皇孫在讀書上十分用功,在京城貴族的孩子中,他當屬第一。最後說說他的性子,這個第一的孩子性格內向卻坦誠,喜歡思考卻又愛熱鬧,有點兒木訥,有點兒可愛。
顧榮聽這個故事已經不下於二十遍了。
原因是張大牛這個人特別話癆,見誰都要說點兒啥,可整天做糖葫蘆買糖葫蘆的,他能知道點兒啥呢,這事兒還是他進城賣糖葫蘆的時候,好不容易從別人口中拼湊出的八卦。遊江村離京城就不到三裡地的距離,進城做生意的人不少,這點兒陳芝麻爛穀子的事兒早就全村都知道。所以開始還有人聽他說,之後,他就自己給自己講,練習著下次怎麼講才能更吸引人。
顧榮永遠是張大牛稻草樁子上的一串糖葫蘆。
這事兒奇怪得很,要問奇在什麼地方,那可要具體說說了。
這第一奇是這麼多串糖葫蘆之中,就顧榮一串是有意識的。在之前很長一段時間裡,顧榮嘗試著跟旁邊的糖葫蘆說話,但是任他嗓子喊啞都沒有人應他,他就放棄了。第二嘛,便是顧榮每天都要經歷一生一死。他在被一口一口吞下腹中的時候死去,又在張大牛家的雞叫聲中醒來,然後在張大牛的嘮叨聲中顛簸三裡地去京城,隨著張大牛的腳步走遍京城的鬧市區,日複一日。第三奇,便與張大牛口中的小皇孫有密切幹繫了。小皇孫吃慣了山珍海味,偶爾也會嘗嘗市井小吃——他每五天就要來張大牛攤子上買串糖葫蘆,而每次,買到的都是顧榮。不管林旭堯來得多晚,就算只剩下最後那一串,也是他。顧榮心想,真他媽詭異!
身懷這些奇特,顧榮有些興奮,又有些寂寞。
顧榮只見過一次林旭堯的書房。每每林旭堯吃糖葫蘆就會被母親唸叨,久而久之,他便不會將糖葫蘆帶回府了,而是在馬車上解決掉。
林旭堯的馬車柔軟又馨香,馬車裡的小幾上擺著茶水和糕點,林旭堯總是會在吃完糖葫蘆之後先吃兩塊糕點,再喝一杯飲子。所謂“飲子”,時人又稱之為“湯”或“湯飲”,是一種有藥用價值的保健飲料,多用藥材、果品熬製,口味甜美。時下流傳至今的飲品大抵是茶、酒二種,茶有禪意,酒帶豪氣,飲子則處於兩者之間,既有茶的清雅益性,又有酒的怡暢爽口,林旭堯十分喜歡。
至於他的書房,那叫一個寬敞明亮,與張大牛家的屋子簡直一個牛屎一個明珠,顧榮喜歡林旭堯的大書房。書房裡樣樣精緻,處處貴氣,任意一個服侍的丫鬟小廝都比遊江村的村花李小翠漂亮數十倍;這屋子裡隨便拿個花瓶出去賣掉,張大牛就再也不用起早貪黑賣糖葫蘆了。
同人不同命,誰叫人家會投胎呢!
林旭堯有個喜歡的姑娘。顧榮知道的時候心裡一個大寫加粗的狂草“臥槽”!主要是這小子才七歲啊,那畫上的姑娘更小,看起來才五歲的模樣。顧榮想,看來這小子不僅早熟,還是個變態。
集市上吵吵鬧鬧的,幾個小乞丐蹲在牆角,眼睛緊緊盯著張大牛身後的一家包子鋪,頻繁地吞嚥,看起來很餓的樣子。顧榮看了眼那籠屜裡的大包子,白白的,冒著熱氣,看著倒是好吃,他又吸吸氣,什麼都沒聞到。
顧榮有點兒傷心,他從來沒有跟誰講過話,沒有吃過東西,聞不到包子的香味。他是這個世界上最寂寞的東西。
遠處手腳伶俐地走來一個人,面無表情,冷若冰霜,行人連連避讓。他上身穿著深藍色的短褂,下身同色的寬腰長褲,腰間一柄長劍隨他走動而前後搖擺。顧榮認出,這是林旭堯身邊其中一個的貼身護衛,流一。
奇怪,往日都是傍晚從皇宮下學回來買的呀,今日怎麼是一大早?
流一準確無誤地挑到了顧榮,顧榮有些別扭,這人太冷漠了,被他拿在手裡,彷彿也染上了一層冰霜。還是整日笑臉迎人的流二比較可愛,來買糖葫蘆還會多給張大牛兩文錢,不想現在,張大牛被嚇得直哆嗦。
今日的林旭堯打扮得格外好看,顧榮雖然不太喜歡這位好命的皇孫,卻不可否認他的容顏確實令人驚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