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全國最高統治者,他未必會全國各地都去過,但是全國各地的環境氣侯他還是瞭解的,這是帝王必修課。
睿安縣主說的地方還真存在。一年兩季,一年三季,不管是否真的能成,總得要試過才知道。
一年兩季,一年三季,盡管不是每一季都高産,但是怎麼說只要不是顆粒無收,那便是收獲!
這樣利國利民的事,自然是寧可殺錯,不可放過!
這一季小麥,村裡很多人跟著種了,都是去曉兒家買的種子,曉兒出發去帝都前交待過,村裡有想種的人找過來問,便都賣種子給他們,並教他們種。
所以這一次收獲小麥,村裡甚是熱鬧,甚至將其它村的村民都吸引過來了。
甚至他們比本村的村民心裡還著急。
一畝地的小麥很快收割出來了,鄰村的村民便催著他們稱重。
各家的産量,不盡相同,但相差也就一百幾十斤。
可是,
既便是畝産最少的那一家,也是以前産量的三倍!
雖然是濕重,但幹重也相差無己了,絕對又是三倍!
村民又震驚了。
“三倍,又是三倍!”村長失聲道。
“以後再也不用餓肚子啦!”有村民聽了大聲呼喊。
“可以敞開肚皮來吃飯嘍!”又有人叫了起來。
“我要用饅頭做枕頭!”
“我以後天天白米白麵換著吃!”
……
“三倍,三倍,三倍……”有個村民一邊喊一邊圍著田梗跑了起來。
皇上何曾見過百姓這樣激動喜悅的畫面!
他硬生生被感動了!
有個老村民站在皇帝不遠處,激動地掰著手指自言自語:
“水稻三倍,麥子三倍,以前是一年要麼種水稻,要麼種麥子,現在一年可以既收小麥又收稻穀,這是一年收了往年兩年的糧。然後每樣産量又是以前的三倍,……這究竟是一年種了多少年的糧出來?我都算糊塗了……”
“老人家,這是相當於一年種了六年的糧出來。”皇帝和靄地向他解釋。
“六年?”老村民激動得柺杖都幾乎握不穩。
“對,六年!”皇上不厭其煩的重複一次。
“天,這是,這是以後連續遇上兩三年的災年都不怕了,這是想餓肚子都難了……”老人高興又傷心得眼淚都滴到田梗上。他的女兒便是活活餓死的,以後不會了,不會有人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