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扶額,道:“今兒是臘月二十,草都沒長出來,打什麼馬球啊!再有,他最近編撰字典,朕請不出來,你們四家的兒郎都在東宮幫忙,你們不知道嗎?”
尉遲恭哈哈一笑,道:“陛下,臣家的那逆子什麼德行,臣能不知道嗎?他大字不識一筐,哪裡是幫太子的忙,就是他怕臣嘮叨,東宮裡躲清閒。臣聽之任之,也是想著,給太子打下手,耳濡目染,不說滿腹經綸,至少能讀通幾本書。”
李世民暗道:要是耳濡目染李承乾那副德行,尉遲恭得少活幾十年。
“去告訴房玄齡、魏徵、高士廉、李道宗、馬周、侯君集、張亮、李大亮、楊師道、孫伏伽、杜正倫、于志寧、薛道衡、蕭瑀、唐儉等人去東宮。”李世民從座上起身,道:“走,去東宮看看咱們太子。”
劇情轉變太快,尉遲恭沒跟上,一雙瞪得老大。
李靖、李世績、程知節瞬間清明,太子避嫌不願意親近朝中大臣,多半是皇帝此前抬舉魏王欲取代太子的操作讓父子離心,哪怕皇帝放棄了易儲之心,太子仍是誠惶誠恐,謹小慎微。
再有,盧家一案太子的態度,朝中大臣哪個跟五姓七望沒點兒關係,皇帝是怕朝中大臣背後對太子下黑手,所以拉人去東宮,居中調和,給太子攢名聲。
李承乾回去休息了兩刻鐘,準時準點到崇賢館打卡,朝中三品以上官員不少,依據文化水平高低,以尉遲寶林,程處亮為首負責照書名找書,以李德謇為首負責翻書查相關字涉及的古文言,魏叔玉和房遺直負責抄錄翻查出來的字與古文言。
李承乾接過魏叔玉和房遺直抄錄的手稿,刪減字義重複的相關古文言,彙編成初稿。
李世民帶人過來時,遠遠的就看見,眾人有條不紊的工作,有說有笑,氣氛十分和諧。大抵是父母都願意看到兒女努力學習的樣子,眾人不約而同露出笑意。
“太子殿下,這字典編完了,您要不再編點其他什麼東西,我尉遲寶琳絕對隨叫隨到,風裡雨裡您一聲吩咐,我立刻就來。”
程處亮笑道:“你可別在哪兒吹了,你躲到崇賢館來,就是怕尉遲叔叔逼你念書,尉遲叔叔要是上朝,你能在崇賢館待的住,那太陽得打西邊兒出來了。”
李景恆一邊翻書,一邊道:“那可不一樣,太子殿下說了,字典編成,在座的都要落款署名,往後史書上,咱們都是參與過《貞觀字典》編撰的人。”
程處亮聞言大笑,道:“就是,等字典編出來,我家老爺子再說我不學好,我就要問他,您老人家滿腹經綸,編過一本書嗎?”
魏叔玉手上抄錄的動作不停,最上還不忘吐槽:“我父親也是一樣,一查功課就是,你和太子都是我教的,看看人家太子寫的策論,再看看你寫的,同一個師傅,你怎麼學成這個樣子?我是天天巴著他去上朝,最怕他休沐。”
“就是!”尉遲寶琳跟著附和,道:“我家老爺子天天說我大字不識一筐,那怎麼了?說得好像他自己多有文化一樣!”
李世民聽得開懷,各家有各家的逆子,對比一下,李承乾實在是太孝順了。
“尉遲寶琳,你個逆子,有種你今天別回去,打不死你,我就不是你老子。”
眾人抬頭去看,瞬間瞳孔地震,父親組團視察工作,夭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