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心情大好,下詔由孫伏伽負責此事,捉拿相關人等候審定罪。
李承乾低頭繼續排版,往後議論的事情無非稅收,以及來年春耕問題,跳過盧家這個事情,君臣氣氛相對和諧。
朝議結束,李世民留下李承乾,問道:“你覺得朕該怎麼處置盧家?”
李承乾道:“首犯梟首示眾,從犯遊街流放。朝廷給出了態度,新編的《氏族譜》才有些威懾力。”
李世民點點頭,十分滿意李承乾的回答,道:“高明敬重魏徵,朕是怕你向著魏徵說話,不想拂了你的面子,這才兩次阻攔你開口。”
人的決斷,都是基於自己所處的位置,他是太子,盧家這檔子破事,一巴掌呼到皇帝臉上,也呼到李承乾臉上了。他就是再沒心眼,也不會會去捧盧家的臭腳。那樣做,固然能拉攏人心,也失去了為君的威嚴。
李承乾突然愣住,神色凝重,他一直把第一世身後無人的癥結歸在皇帝對他的態度,如今是豁然開朗,他數次監國,手段強橫,從不賣世家的面子。
山東士族、關隴士族、江東士族的大臣,不能從政事疏漏入手彈劾他,就在私德之上瘋狂撕咬,是配合皇帝易儲的聖心,也是拉下一個不好轄制的未來皇帝。
人算不如天算,最後這一眾朝臣扶持的晉王李治,在登基之後撕下偽裝,同武后裡應外合,殺了個血流成河。幹得漂亮,回去給雉奴加雞腿。
“高明,你在想什麼?”
李承乾回神過來,道:“沒什麼,臣餓了,在想今天回東宮吃什麼。”
李世民頓了一頓,說到吃飯這個話題,他就想到今天那清湯寡水的菜式,要不是李承乾好這口,除非有人拿《蘭亭序》來換,否則別說吃,他看都懶得看。
“時候不早了,回東宮用膳去吧!”
李世民下了逐客令,李承乾的口味,一天陪一頓還可以堅持,陪兩頓太要命了。
“臨走時囑咐房遺直、魏叔玉、李德謇他們找的文獻,也不知找的怎麼樣了,臣回去看看。”
李承乾對著皇帝拜了一拜,低頭收拾手稿。
“你這麼拿來拿去不麻煩嗎?”
一語點醒夢中人,他回去校正字典的手稿,排版的手稿帶回去了也是吃灰,都是吃灰,為什麼要多此一舉?
“那臣將東西放這裡,明日繼續。”
李世民點點頭,道:“早些回去歇著。”
李承乾退出殿外,回東宮麗正殿用過晚膳,就直接一頭鑽進崇賢館,李象也跟著一起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