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含笑點頭,道:“臣信,畢竟太子只有一個,陛下不可能同時立兩個太子。”
李世民垂眸不語,飲了口茶湯,以李承乾的聰慧,聽得出他弦外之音,可這個孩子三兩句話,雲淡風輕的扯開話題,不接受他的示好。
“陛下,沒別的事情,臣先回東宮用膳,再睡上半個時辰。”
李世民道:“朕也要傳膳了,你留在這裡用膳,歇息,免得你來回跑。”
李承乾道:“陛下,臣吃不慣尚食局的飯菜。”
李世民道:“你那些清湯寡水吃得身體都成什麼樣了?圍獵一日,虛的不成樣子了。”
李承乾道:“臣圍獵一日,渾身痠痛,是因為臣時常不大動身體,身體一時適應不過來,不是臣的身體虛虧。陛下可以召御醫為臣診治,臣身體絕對沒有任何問題。”
李世民:……
他就是找個藉口留人吃飯,這兔崽子是聽不懂人話嗎?
“你那些清湯寡水有什麼好吃得?”
李承乾道:“風疾傳之後人且無法根治,陛下有風疾,臣多半也會有,過而立之年極容易發病。飲食上注意些,可減少發病的次數,降低發病時的痛苦,推後發病年齡。”
李世民冷哼道:“你都知道,怎麼也不見你上疏勸諫朕調整飲食?”
李承乾道:“臣之前向陛下進言,陛下未曾放在心上,還懷疑臣窺探聖體,別有居心,臣哪裡敢多言?”
“你……”李世民深吸一口氣,指著李承乾氣的半晌說不出話來。“回東宮去吧!朕多看你一眼,能少活一年,朕還想多活幾年,趕緊滾!”
李承乾暗道:他要有這個本事,保證天天來甘露殿晃悠,爭取早日送走皇帝,自己當家做主。
“臣告退!”
才出甘露殿,就有宮人疾步過來稟報,衛國公李靖和英國公李世績在東宮候著他,李承乾不由得加快了腳下速度。
拜師第一日,就讓師傅候著他,李承乾心裡苦。不過想想貞觀晚年和高宗時期的政治生態,李靖還被形容成司馬懿,這兩位能善終,跟他們謹小慎微的性子有關。
看到李承乾,李靖和李世績同頻下拜,李承乾上前將人扶到上座,旋即命人上茶,親自奉茶拜師。
“不知二位師傅來了,讓二位師傅久候,學生失禮,二位師傅莫要見怪。”
李靖道:“陛下留殿下議事,臣二人居家閒賦,等一等無礙,殿下不必客氣。”
李承乾笑笑,他真不是客氣。
東宮的菜式,他自己吃幾口行,用來待客還是有些格格不入,李承乾吩咐宮人通知尚食局送膳,招待李靖和李世績。
皇帝下詔,李承乾知道此二人不過來走個流程,用過膳按部就班的將二人送出去。
午後太極殿朝議,魏徵同李世民又吵起來了,魏王泰求見要為母親長孫皇后修建佛像祈福,李世民準了所求,令李泰親往洛陽負責此事。
魏徵大加反對,不顧李世民鐵青的臉色,寸步不讓。他認為貞觀九年到貞觀十一年,三年之內兩次動兵,新邊防整頓需要大筆銀錢投入,年年都可能發生的水旱洪澇需要朝廷出錢賑災。
李世民氣的拂袖而去,朝議不散而散,眾大臣又不好離開,目光齊刷刷落在了李承乾身上。李承乾表示理解,皇帝中途退場,需要有人收拾殘局,以前他也沒少給皇帝幹這些事。
魏徵不走,皇帝今天是不會出來的,大臣們還都得在這裡耗著,只叫魏徵一個人走,絕無那個可能。大臣們陸續離開,魏徵仍不肯走,李承乾好說歹說,廢了半晌口舌,才將這位年級主任送走。
“這個魏徵,朕的話都不聽,太子的話他倒是聽。”
李承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