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做父親的,你給象兒備課,十分用心。”
李承乾頓了頓,話題轉化的太快,弄得他一頭霧水,搞不清楚父親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罷了,見招拆招吧!
“回陛下,象兒年紀尚小,悟性有限,臣做詳細些,他學的就更快。”
長孫無忌默默在心底嘆氣,突然發覺李承乾也聰明不到哪裡去,被套了話都不知,他抬頭去看李世民臉色,不出意料的更差了。
“這些批註,都是太子你自己寫的?”
李承乾品出話裡的意思,前代典籍流傳至今,文義佚失,後人讀來,晦澀難懂,不知其中之意。故歷朝歷代,朝廷都會組織經學大家為典籍做批註,以供學子參考,方便閱讀。
封建時代,皇帝下令組織文人批註古籍經典,常被當做帝王文治武功的一部分,載入史冊。古往今來文人前仆後繼努力的成果,後人司空見慣,甚至不屑一顧的批註,放在這個時代,也是相當扎眼的存在。
大意了,實在是大意了。
看李承乾反應過來,李世民說話也不遮掩:“能為《論語》做此批註,太子的學問……哼……”
迎面一道掌風過來,李承乾半邊臉瞬間火辣辣的疼,口腔裡泛起陣陣鐵鏽味,嘴角染了一抹殷紅。
“李承乾,你到底還有多少事情瞞著朕?”
有多少事情瞞著父親,老多了,只是不能攤牌!
李承乾緩緩抬頭看向父親,一字一句問道:“陛下問臣瞞了您多少,臣也問陛下一句:自貞觀七年以來,您駕幸東宮幾次?臣去甘露殿面君,陛下同臣交談有幾次超過一炷香時間?”更何況第一世他瘸腿之後,父親那明晃晃嫌棄,宛如利刃一樣,一遍遍凌遲著他的心。
此言一出,成功將李世民定在原地。
李承乾趁熱打鐵,道:“陛下不喜臣做這些,臣命宮人盡數焚燬就是了,都是小事,還請陛下保重聖體,莫要動氣。”
李世民指著李承乾,氣的渾身顫抖,半晌說不出話來。
長孫無忌見勢不好,趕緊上前扶李世民坐下。
李承乾心下暗爽,原來穩定的情緒真的能讓任何人破防,第一世他在高壓之下心態崩了,嚴重的抑鬱與焦慮,狂躁不安,他在父親面前歇斯底里時,父親是否也在暗喜多年籌謀終於逼瘋了他這個礙眼的存在,用不了多久就能扶持心愛的李泰上位呢?
“陛下放心,臣說到做到。”
李承乾提著衣襬起身,只要不動他妻子和兒子,好說,一切都好說。
“來人!”
少時,兩個宮人疾步進殿,李承乾指了指案上被他批註的幾冊典籍,原本是給李象溫習用的,就這麼燒了,還是有些可惜,那孩子醒來怕要失望了。有些後悔剛才嘴快,只能挑時間重新給李象準備了。
“案上這幾冊書,拿出去燒了。”說著,他正想將手裡的《論語》遞過去,復又想到這個時代,他的身份這麼做了,多半落一個邀買人心的口實,遂將書丟放回案上。“這一本,也一起燒了。”
那兩個宮人正要上前,被李世民一個死亡凝視剎住,慌忙跪倒在地。
父親為何氣惱,李承乾心知肚明,想到險些喪命的李象,他就忍不住繼續補刀。古往今來,偏心的父母,最怕被人說破其偏心。思及此,他語氣平淡丟出一顆言語炸彈。
“這些批註,若是魏王所寫,陛下應該會龍顏大悅吧?”
李世民拍案而起,提起鎮尺就往前撲,長孫無忌趕緊將人抱住。
“陛下,陛下息怒啊陛下。承乾,還不快向你阿耶認錯。”
李承乾頓了一頓,場面有點兒混亂,父親出身關隴貴族,就是暴怒打他也很是斯文,眼前的父親,不像李二鳳像朱重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