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了李承乾萬年不變的假笑臉,也不是那麼難以接受,早朝李世民除了不定時問上幾句,也習慣了李承乾一言不發。
定時打卡上下班,上下學,陪妻子和兒子聊天,打打五禽戲,二十一世紀牛馬漸漸適應古代的生活節奏,倒也不那麼難受了。
息隱王為太子時,能夠自由出入宮禁,勾連朝臣,鑑於後來玄武門之變的教訓,李世民登基之後對東宮進行了相應的約束,太子沒有皇帝手詔,不能隨意出入宮禁,否則會受到重罰。
休沐之日,百官出遊踏青,李承乾卻只能憋在東宮裡,東宮不小,卻也只是大一些的四方院落,住的時間久了,眼睛審美疲勞,也就愈發的嚮往外面的世界。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東宮有自己的園子,上朝上課結束,太陽西沉,李承乾不喜夜間出行,甚少去宜春苑。休沐日整日閒暇,宜春苑不乏是個好去處。
李承乾叫人在宜春苑架了鞦韆,又向先生給李象告假,幾個年紀相當的內侍陪李象玩鬧,他與太子妃蘇氏在亭子裡品茶賞景,倒也十分閒適。
“象兒那孩子從前不愛說話,也不怎麼愛笑,還有些怯懦,現在雖然也不怎麼說話,但臉上的笑容明顯多了,一舉一動大方得體,出落得愈發好了。”
李承乾含笑看向李象,孩子成長過程需要父母引導,小孩子敏感,李象生母早逝,蘇氏對李象再好,也難以替代生母,有血緣之親的父親不在乎,孩子長期生活在這種環境之下,哪裡能開朗的起來。
“太子妃從前也不怎麼愛笑,眉宇間總是有幾分淡淡的愁緒,現在也開懷了不少。”
蘇氏面頰緋紅,羞赧開口:“從前殿下不苟言笑,時而雷霆之怒,妾身心有畏懼。”
李承乾默默嘆了口氣,這個時代女子十二歲及笄出嫁,蘇氏不過十四歲的小姑娘,放在二十一世紀,還只是個初二學生。
“我的脾氣不怎麼好,從前難為你了。”
李承乾不敢承諾蘇氏和李象母子太多,他也不確定自己會不會穿回去,若第一世的自己回來,即便腿不瘸不變態,那也封建時代的太子。
況且,以李唐李家兒郎的涼薄程度,加上前朝後宮殘酷的政治鬥爭,第一世的他登上帝位之後什麼德行誰都說不準,蘇氏能不能善終都兩說。
蘇氏搖搖頭,嫁入東宮一年多,太子總算被她捂化,少女情竇初開,哪怕知道夫婿未來三宮六院,也不影響她此刻對未來夫唱婦隨,齊眉舉案的憧憬。
櫻花滿枝,燦若雲霞,李承乾折了一枝下來,拿在手裡把玩,他對蘇氏有愧,覺得還是應該將他未來可能離開的事情跟蘇氏通個氣,到時候也不至於太受打擊。
“你我既成夫妻,我自當尊你重你。可人心易變,將來的事情誰也說不清。息隱王和陛下曾經也是並肩作戰的至親手足,如今卻……若真有一日,我變了,讓你完全陌生。我希望你不要為不值得的人傾注太多的感情,明白嗎?”
蘇氏愣了片刻,道:“不管殿下變成什麼樣子,妾身的心都不會變。殿下榮華妾身與殿下共享富貴,倘或將來殿下遭逢不測,妾身陪殿下吃糠咽菜,共赴黃泉,無怨無悔。”
李承乾無奈嘆氣,拍拍她的肩膀道:“你有大好的年華,自己活得開心比什麼都重要。”
蘇氏搖搖頭,並不贊同李承乾的話,李承乾笑了笑,他不知蘇氏能否接受,或許蘇氏內心已經接受,只因他是領導,所以不願表露太多。無論哪種結果,
“我今日所言,你記在心裡就可以,不要宣之於口,將來若有變數你能想起這些話,盼你多多釋懷。”
“妾身都聽殿下的。”蘇氏抬頭看了看天,道:“時候不早了,妾身吩咐宮人備膳。殿下是去麗正殿用膳,還是在顯德殿單獨用膳?”
李承乾道:“平常忙著,沒時間陪你和象兒進膳,往後休沐日都在麗正殿進膳。”
蘇氏招手喚來李象,取來帕子為李象拭掉額間的汗水。李承乾一家三口回到麗正殿,就有宮人前來通報,皇帝在顯德殿等了小半個時辰。
李承乾頓覺天塌了,他讓領導等了一個小時!
“陛下來了,為何不通報?”
宮人慌忙跪下,說話的聲音因恐懼而顫抖:“太子殿下恕罪,陛下不讓通報。”
李承乾嘆氣,他該想到的,他是東宮領導,沒有更高層領導的授意,東宮的打工人沒幾個敢隱瞞不報。
七世紀地表最強碳基生物,亞洲州長,李承乾可不敢怠慢,趕忙整理了儀容往顯德殿去。
“臣拜見陛下,願陛下千秋萬歲,永享康泰。”
李世民正在翻閱李承乾的功課,隨便掃了眼跪下下首的人,道:“早起傳了張玄素進宮問你的功課,他對你讚譽有加,那老古板難得夸人,朕也過來看看,咱們太子有多大的進益。”
打工人李承乾默默心疼了一把張玄素,誰家正經老闆休息日喊員工去公司彙報業務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