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輿論上,藍晨藥業顯得極其被動。哪怕他們的‘智慧醫生’已經開始為普通病患進行一些小手術,可媒體依舊在批駁他們不斷失敗的人工心髒測試。
一直關注此事的黎教授也顯得壓力極大。他是專案參與者之一,絕對不希望這個人工器官的工程因為外部幹擾而受影響。
“太急了,真的太急了。這事應該慢慢來的,等個幾年打好基礎就容易多了。”黎教授忍不住給上級寫一份建議報告,強烈要求偃旗息鼓,“研究理論,培養人才,攻關裝置,先把這些……。”
不等黎教授把報告寫完,上級一個電話打過來,“帶上你的人趕往帝都醫科大學,你們要的裝置已經到了。這次所有單位聯合攻關,就地解決問題。”
教授還在想自己的報告應該寄給誰呢,要裝置就來啦?而等他帶著滿心疑問趕往帝都,結果真的看到國內好些醫藥方面的大牛紛紛彙聚,有些甚至是學科帶頭人級別的大牛。
所有人都被帶到一座明顯臨時佈置卻又戒備森嚴的研究樓內。透過重重安檢進去後,大家心裡都要喊一聲‘臥槽,這他喵的是什麼情況’。
黎教授嘀咕許久的那臺‘肌纖維培養艙’就擺在實驗室樓層的正中,幾名帝都醫科大的人員還正在對其進行除錯。黎教授看過這玩意的照片,一眼就認出了它。
“你們都走開,讓我來。”黎教授的心跳一下子翻倍。他撥開人群急急忙忙的走到培養艙前,透過艙門上的玻璃看向裡頭正在進行的制備過程,驚呼道:“這東西還真的存在呀?”
不可思議呀!
‘肌纖維培養’是人工器官的基礎。沒有這玩意,整個專案無從談起。一時間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無不圍攏上來,看著這臺充滿科幻感的裝置嘖嘖稱奇。
“這東西哪來的?”
“保密。”
“我們以後可以寫關於它的論文嗎?”
“不行。”
“立刻開始工作總可以吧?”
“今後兩三年內,大家恐怕都不能離開我們的專案組了。”
這間保密實驗室內,到處都是大家一直想要卻見不著的裝置。只看裝置上被撬掉或者塗改過的銘牌,所有人心裡都有了底——還是工作吧,其他的不要問了。
而一上手開始幹活,被拉入專案組的各路專家學者就發現工作變得異常順利。原本被卡住的各種難題無不迎刃而解,眼前這些神秘裝置完全就是專門為人工器官的生産而準備的。
當外界的媒體還在為兔子的大專案而狂嘲,為藍晨藥業的冒進而嗤笑,為奄奄一息的患兒悲哀時,世界上第一顆靠生物技術人工培養出來的仿生心髒開始了它的第一次跳動。
當它開始起搏的那一刻,圍觀它的各路專家教授都能感覺到自己的心髒也在同步收縮和舒張。撲嗵撲嗵的心跳聲中,是劃時代的技術即將登上歷史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