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哈赤帶著滿腹的複雜回了宮,而阿巴亥亦另有心思……
“壓得了一時,壓不了一世!”送走了努爾哈赤跟阿巴刻,顏元幽幽地開口。皇太極環著顏元的腰,“早有妙計了不是?”
顏元一笑,她的心思佈局皇太極又怎麼會不明白呢。顏元低頭道:“你可是想好了?”
“以後還請陛下教我如何才能當好一個皇帝。”皇太極這麼一說,意思再明白不過了,顏元拍拍他的頭,時勢所造,只有站在權利的頂峰,他們才能不畏人言。
值於此時,科爾沁告急,蒙古可汗林丹汗欲拿科爾沁的兵馬,後金未言出兵之時,顏元已經帶著昔日莽古斯給的三千兵馬直奔科爾沁,誅殺林丹汗,取其首級,林丹汗一死,部下一鬨而散,顏元又趁機收攏林丹汗的舊部,很快就連莽古斯也不敢與之爭鋒。
後金在得知此時事,不約而同地看向淡定無比的皇太極。
“你的福晉回了科爾沁你可知?”努爾哈赤本來等著蒙古求援,他好趁機收攏蒙古各部,沒想到一切的計劃都叫顏元如此迅速的平定蒙古之亂而化作烏有,一腔的怒火不禁撒向皇太極。
“知曉,此事福晉一出盛京我早已和父汗說過了。”皇太極並不以努爾哈赤的怒意而畏懼,實事求是地開口。
努爾哈赤被一噎,“我不知你福晉的本事,你不知?為何不提醒我?”
“父汗,你也說了,她是我的福晉,她有本事於我有利無害,提醒父汗卻是為何?”皇太極說得理所當然,努爾哈赤卻聽出了皇太極的言外之意。
“何意?”
“父汗,我早就說過了,我有的一切都是自己掙的,與其叫別人來掌控我們的命運,我們更願意自己掌控自己的命運。”皇太極露出了一抹笑容,“父汗,我能做得比你更好!”
努爾哈赤定定地看著皇太極,不算很確定皇太極話中的意思,皇太極道:“我的兄弟們有誰人能及得上我呢父汗?”
話說到這份上,努爾哈赤明白了,目光一斂,“你的膽子很大!”
“因為我有這樣的能力。”皇太極絲毫不懼,努爾哈赤冷笑,“你以為拿下了一個蒙古就可以逼迫我把大汗之位傳給你?”
“父汗誤會了,我並沒有逼迫父汗的意思,我只是讓父汗看到我的能力。平定蒙古只是開始罷了,接下來那就得看父汗要的是什麼了。”皇太極背剪了雙手,“父汗要的只是區區滿州,還是一片萬里江山。”
努爾哈赤面色不動,但雙孔驟然變大可見他並非無動於衷,“你好大的口氣。”
“我說得出做得到!”皇太極平靜無波地說,努爾哈赤盯著他,“那就拿出你的本事來。”
皇太極看向努爾哈赤,“撫順之戰,蒙古內亂,這還不足以證明我的本事?”
如果這樣都還不可以,努爾哈赤還想要他拿什麼來證明?
“不夠,拿下寧遠,只要你拿下寧遠,將來我的汗位必是你的。”努爾哈赤提出了他的要求,皇太極沒有絲毫驚訝的模樣,答應道:“好!”
父子之間達成了協議,可是寧遠並不是好拿下的,尤其後金初立,內部矛盾不少,又剛經大戰,努爾哈赤在聽聞林丹汗圍攻科爾沁時沒有第一時間派兵救援,雖有拿喬的心思,同樣也是因為八旗子弟行軍疲憊,值此之時若是不慎,偷雞不成蝕把米。
豈不知顏元習慣了每在一個地方必將環境研究透的習慣,曾為大清廢后,針對大清的建立,滿族愛新覺羅得以一統江山,前後一百年的歷史的她都翻閱無數,加上她善行軍佈陣,別的事她未必記得牢,大戰必將研究。
努爾哈赤跟大明最有名的大戰莫過於寧遠之戰了,寧遠之戰阻擋了努爾哈赤想要奪下山海關的野心,也讓大明得以苟延殘喘。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而寧遠之戰勝利的一方,大明的代表人物正是袁崇煥,顏元已經讓人查到,大明確有其人,不過眼下此人不過剛中進士,還沒被委以重任,鎮守寧遠。
所謂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眼下鎮守寧遠的守將早被顏元派人摸了個透,在努爾哈赤覺得三軍疲憊之時,大明也覺得此時的後金定不會出兵攻打,警戒亦是最鬆懈的時候,恰恰就是最好拿下寧遠的時機。
攻下寧遠城,再拿山海關,大明的天下半數將落於他們手裡。努爾哈赤想要皇太極拿下寧遠城,正是有逐鹿中原的心思,皇太極竟然攤開的說他自己有能力,那就將大明的半壁天下拿下來叫他瞧瞧。
努爾哈赤以為自己將一切都算得正好,豈不知他提的要求早就在皇太極跟顏元的預料之中。
“寧遠城是要拿下,但這個功勞不能隨便扣在別人的頭上,而且,寧遠城拿下之後,所有的軍政大事絕不能交到旁人手裡,滿漢之份,滿人瞧不起漢人,視漢人為奴婢。以往他們對待漢人的態度足以讓漢人存著勢死不降的心,江山要穩,必要得民心。”
若論為君之道,對於人心的掌控,皇太極是不如顏元的,顏元將未來可能要面對的事都提了出來,解決的辦法也說了,皇太極心裡有數。
“所以,這個城如果是你拿下的,誰又有權利管你怎麼治,怎麼理?”皇太極同樣笑著出了那麼一個主意,顏元掐了他的腰,“學壞了!”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拿了寧遠城不交不行,你拿下了,那就是你的,要跟你搶寧遠城,得想想你身後的蒙古。”
所以說,誰算計了誰,沒有到最後誰又說得準呢。
喜歡炮灰奮鬥記請大家收藏:()炮灰奮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