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春是在臨近傍晚的時候回到蘇府中的,蘇景當時就在門外迎候,當龐春走近的時候,蘇景見到的是一個頭發花白鬍子也雪白,卻穿著儒衫長著一副西洋臉蛋的老者。
二人走近,龐春對老者引薦道:“金尼閣先生,這位便是蘇大人。”
金尼閣眯著眼睛看了看蘇景,仔細打量一番之後才走上前來行禮,拜見。
看得出來,金尼閣在蘇景的面前,是有些拘謹的,這和他們目前在大明的處境不無關係。
自沈榷發起南京教案之後,這些傳教士在明朝的處境一天比一天困難,而原本雄心壯志要將天主教在全明朝傳播的他們,在遭遇到這樣的挫折之後,也終於認清了一個事實……大明不是他們想來就來,想走就可以走的地方,而且這是一個帝國,在上位者的眼裡,他們這些傳教士不過是一群螻蟻罷了!
雖然現在沈榷已經調任,在一些熱心人士的幫助下,金尼閣得以帶著他的團隊回到南京,可是一直以來他們都不敢太過招搖,這一次來見蘇景,也是因為要救人性命,而且金尼閣他也希望改變目前他們這些傳教士的處境,希望能夠恢復到以前利瑪竇還在世的時候那樣,傳教士可以在大明境內自由活動。
當然,把希望寄託在一個素未謀面的人身上,這也是一種冒險。
所以金尼閣才會在蘇景的面前,以一個長者的身份,還有些拘謹、小心。
倒是蘇景,他微微一笑,做了一個手勢說道:“金神父、龐神醫,兩位裡面請!”
聽到金神父這個稱呼,金尼閣訝異地看了蘇景一眼,有一種受寵若驚的感覺,連忙雙手合十說道:“不敢不敢,蘇大人請!”
雖然是西洋人,可金尼閣在明朝生活了數十年,已經學會了明朝的語言,只不過口音有些奇怪,還有一些字詞的發音也有所偏差,但與人交流卻是非常順暢的。
三人進了蘇府,蘇景問道:“想必金神父已經知道這一次為何要請你過來吧?”
金尼閣點頭答道:“知道,龐春閣下已經和我說過了,說是要我來為大人府上的家眷進行一次刨腹產子的手術,請蘇大人放心,我一定盡力而為!”
喲,這個外國人,連成語都用上了呀!
蘇景還真是有些好奇了,因為金尼閣他不但能用大明的語言交談,還出口成章,甚至連穿著打扮,都和明朝人一模一樣,只不過那天生的白人外貌無法改變罷了。
後世人說起利瑪竇與金尼閣這些最早將天主教傳入明朝的人來,讚譽和評價都是非常高的。
比如利瑪竇,有人稱他為‘西來孔子’,這足以證明利瑪竇雖然是西洋人,但他卻非常的博學,據說此人還精通四書五經……
至於金尼閣,他主要的工作自然就是在明朝傳播天主教了,而且這個人也是將此事作為終身目標在努力的,後來也有人說金尼閣傳播天主教的貢獻,無異於唐玄奘前往西天取經。
這兩人,後世對他們的評價都頗高,現在蘇景有幸結識他們其中的一位,這也算是一種榮幸吧!
不過,金尼閣應該覺得更榮幸才對。
他既然前來,自然向龐春打聽過蘇景的官職,知道蘇景是掌管錦衣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