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龐春膽小,他一直不太敢將傳教士搬出來,其實是有原因的。
而原因便起於萬曆四十四年間的南京教案,距今整整十年。
當時,南京教案是禮部侍郎署南京禮部尚書沈榷發起的,此人有些排外,容不得異國人在大明流動傳教,便找了藉口打擊以金尼閣等人為首的外來傳教士。
此案在當時造成了一定的社會轟動,因為天主教的傳教士在南京建立了教堂,教務也發展得頗具規模,許多民眾甚至是在朝中為官的官員,都加入了天主教。
可是沈榷卻直接上書皇帝,說天主教人與白蓮教的妖人有勾結,於是得以授權下令驅逐,一直到後來沈榷離任,天主教才敢悄悄地返回南京活動,但也是小心翼翼的。
葉紹袁是國子監助教,這沒有什麼,可他未來的女婿蘇景卻是錦衣衛的人,這讓龐春實在是有些投鼠忌器,生怕搬出天主教的人會給他們惹出不必要的事端來。
醫者仁心,龐春為天主教的人擔憂,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過他的擔心卻是多餘了,因為蘇景壓根就沒有這樣的想法。
在蘇景看來,天主教雖然是西方的宗教,但和佛教、道教等宗教的性質是一樣,沒有排擠他們的必要。
再者,蘇景還有求於這些傳教士呢,怎麼可能會對付他們?
要對付的話,就算沒有他龐春搬出這些傳教士,難道蘇景就不知道他們的存在麼?
作為一個穿越者,蘇景對於這個時代,可以說是擁有先知一樣的本領。
他當然知道,在東方的大明王朝逐漸沒落的時候,西方的世界正在發生什麼。
科技、工業革命,機械、槍炮……
這些西方正在醞釀和發展的東西,就是將來導致西方列國變得強大,而古老的中華卻變得弱勢的原因。
這是蘇景作為一個華夏人,心中所不能也不想看到的。
所以,蘇景在可行的情況下,自然會想辦法找到一座橋樑,使他能夠和西方世界搭上線。
而這些一心希望在中華大地傳播教義的傳教士,就是蘇景最好的選擇。
因為蘇景的身份,完全可以給他們提供一些傳播教義上面的便利,而作為利益交換,相信蘇景對他們要是有所要求,他們也肯定不會拒絕!
本來蘇景還指望透過外交能力極強的鄭芝龍來達成這個目的,可是卻想不到因為葉紹袁養外宅的事情,鬧到這個地步之下,還能引出來龐春。
而這個龐春,他因為醉心醫術治病救人,居然可以拋開東西方醫術的隔閡,與這些傳教士結交。
這可以說是意外之喜了,蘇景自然馬上拜託龐春前往邀請這些來自西方的傳教士,來為琳琅治病。
龐春離開之後,蘇景回到院內,恰巧葉紹袁前來尋找龐春,一副焦頭爛額的樣子。
蘇景直接告知葉紹袁龐春的去向,然後寬慰道:“岳父大人請放心,不會有事的……呃,可能會有些事情,就是岳母那邊……嘿嘿,我看你呀還是別亂跑了,進去裡面陪著岳母和那位琳琅姨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