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現在的遼東經略這個位子,朝中很少有人喜歡去坐,因為很容易死人,但魏忠賢也肯定不敢把遼東的兵權,全部放給袁可立的。
那樣一來,要是袁可立這個傢伙頭腦一熱,來個領兵入關清君側這樣的行動,那魏忠賢將來一舉成擒,他要找誰訴苦去?
清楚了這一點,袁可立就在奏摺中加上了一句話,意思是說:如果皇上舍不得讓老臣去遼東,那你就派我到山西去吧!反正現在山西那邊正鬧饑荒,百姓都吃不飽飯流離失所,導致賊寇四起,說不定還會發生民亂呢!
得,反正現在袁可立他想去又能去魏忠賢肯放給他的地方,肯定就是這樣又亂又窮還隔三差五出個亂子容易私人的,袁可立顯然對魏忠賢的心思吃得很透,所以要了這麼一個地方。
袁可立打的主意,是他將來到了山西之後,就立馬想辦法安撫災民,同時再向朝廷要些兵馬平息匪患,趁著剿匪的名頭,暗中發展起一支兵馬來。
這個計劃,還真是很容易成功,只要他袁可立有本事,能夠讓鬧饑荒的山西百姓,先把肚子填飽!
晚明正是小冰期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時候,整個大明版圖之上,起碼又一半以上的地區都在鬧饑荒,就連江淮這種靠近江南水鄉之地的地方都鬧旱災了,當時的災情有多嚴重自然可想而知。
而偌大的一個明朝,就是被這饑荒給拖垮的,最後讓一個總人數不過十幾萬的女真部落撿了便宜,成功入主中原!
旱災很嚴重,而且天不下雨,你也拿它沒有辦法。
那麼要怎樣應對將來到了山西之後,必須要面對的災情呢?
袁可立皺眉沉思著,他也清楚,他這道奏摺呈上去之後,魏忠賢答應的機率很大很大,因為魏忠賢這個時候,巴不得有人去山西背這個黑鍋。
山西鬧旱災,百姓民不聊生,國庫會賑災吧?
確實會,魏忠賢這個人有一說一,在他掌權的時候,整個大明還沒有完全爛到骨子裡,像賑濟災情這樣的舉動他也會做,可是魏忠賢他更加清楚現在自己手下這批人,都是什麼德性。
真要賑災的話,恐怕這賑災的銀兩至少有八成,都是要落到這些人手裡的了,最後到百姓那邊的頂多就二成。
比如說,朝廷決定拿出五十萬兩銀子來賑災,最後到山西的頂多也就是十萬兩左右,對於一個人口數百萬的山西來說,這點銀子又有什麼用?
所以,必須得有個人到山西去,將來好背鍋呀!
這個時候袁可立自己送上門來了,魏忠賢會拒絕才怪……
有了主意,那麼接下來,袁可立就得想辦法聯絡門道,好為他將來到了山西之後籌備糧食了。
當然,這事兒袁可立也不著急,因為他著急也沒用。
他這奏摺遞上去到批下來,再到他去山西赴任,至少也還有好幾個月的時間吧!
這幾個月的時間,應該夠自己找到破解山西這個局的辦法了!
至少,袁可立估計想不到,魏忠賢見到他的奏摺之後簡直就是欣喜若狂,直接就去稟報皇帝了。
畢竟是皇帝的老師嘛,魏忠賢這事兒可不想瞞著他。
天啟皇帝正在做木工呢,這個被皇帝耽誤了木匠生涯的小夥子,聽說自己的老師想去山西,他又不知道山西那邊饑荒很嚴重,所以想都沒想就答應了。
然後,魏忠賢就歡歡喜喜地蓋印批覆同意,還特意叮囑讓手下派人八百里加急,五天之內要送回來,讓袁可立這個老傢伙趕快從南京兵部尚書的位子上滾!
喜歡明末之逐鼎江山請大家收藏:()明末之逐鼎江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