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景或許不知道,他剛到南京,甚至連屁股都沒坐上衙門那張百戶的凳子,就已經惹得一堆人密謀對付他了。
這個時候的蘇景,還在城中的望雲樓裡面就坐,他左邊是對他非常的千戶許文通,也是他蘇景的頂頭上司,右邊則是當時的南京兵部侍郎劉廷元。
這個劉廷元向來巴結毛一鷺,他也是萬曆年間的老臣了,還擔任過巡城御史,在晚明三大案的梃擊案中還有露臉,可惜後來混得不是很好,被排擠出了朝廷。
現在是魏忠賢掌權,劉廷元便動起了心思來,想要上位,可是他已經被拙落到了南京,雖然說官職是升了,但南京這個地方的兵部侍郎其實就是一個養老的職位。
劉廷元都不到五十歲,現在就養什麼老?
他自然不甘心,所以極力奉承和巴結毛一鷺,並且還是他提議讓毛一鷺到南京來主政的,本來毛一鷺這個應天巡撫駐節的地點是在吳中,也就是蘇州以南,現在他得以主政南京,和南京兵部尚書袁可立分庭抗禮,就是這個傢伙提出的主意,讓魏忠賢採納的。
劉廷元還向魏忠賢告密,說袁可立與東林黨黨魁高攀龍有書信往來,還是在高攀龍自盡之後,也就是前些日子不久,於是魏忠賢便把劉廷元當成是可以信任的心腹,打算用劉廷元替代袁可立執掌南方的兵馬大權。
這樣一來,南方有劉廷元,北邊則有兵部尚書崔呈秀,天下兵馬大權就都被他魏忠賢掌控了!
可惜的是,袁可立號石仙,人稱石仙公,歷經萬曆、泰昌、天啟、崇禎四帝,為 “四朝元老”之臣,誥 “五世恩榮”之賞,不是這麼容易就被推到的。
除以上之外,袁可立還是當今皇帝的老師,這個身份可不得了!
而且袁可立為人剛正,為官明察秋毫,名聲好得一塌糊塗,魏忠賢讓他手下的人找出袁可立可以被攻擊的把柄來,可是找了許久愣是沒有找到。
所以劉廷元現在還只能當一個無權無職的小混混,並且繼續暗中向毛一鷺和魏忠賢陳述利害,希望快點把袁可立趕走,讓他掌管南都兵馬。
後來,魏忠賢便寫信詢問毛一鷺,但現在毛一鷺認為處理白蓮教餘孽的事情最重要,所以便草草應付幾句,只是特別說明一點,勸魏忠賢不要著急,因為東林黨黨魁高攀龍剛死不久,怕逼得太急會導致東林黨人瘋狂反撲,而且現在南京周邊有白蓮餘孽作亂,應該暫時先聯合起來把白蓮教的事情處理掉再說。
然後毛一鷺又對劉廷元囑咐,讓他不要著急,然後順勢向劉廷元推薦了蘇景,讓劉廷元和蘇景多親近親近,因為蘇景這個人非常聰明,說不定會幫他想到扳倒袁可立的法子。
劉廷元當然聽毛一鷺的話,於是才有了現在的這一幕。
結果蘇景一個不滿二十,還是初來乍到的新兵蛋子,卻成了這一次聚會中眾星拱月的那一個,不但千戶大人巴結他,連朝廷命官都來捧場了!
可是這邊的人在吃喝玩樂,卻不知道那邊卻有人在密謀著落井下石。
而蘇景隨著毛一鷺來到南京,驚動的還不止這兩撥人,除了他們之外,還有一個老人,他站在自家院子中看著一池寒水,感受著二月如剪刀的寒風,手裡還抓著一幅畫卷。
站立了許久,老人突然回過頭來了,嘴裡喃喃自語,道出了一個名字來:“蘇景……”
拖長的尾音,意示著他還陷入思考之中。
然後,老人見這幅畫收好,又喃喃地問道:“景文,這就是你想出來的辦法嗎?為了這個,你受了這麼多苦頭,看來是對這個人很有信心了。既然這樣,也好,那我就不去看你,省得閹黨起疑心,不過……這個少年雖然你看好,但我卻還是要看一看他的能力,否則又如何將我們扳倒閹賊的希望,全部寄託在一個少年身上呢?”
說罷,老人閉上了眼睛,然後他的腦海中浮現了許多人的身影,這些人中,許多都是他的老朋友,也是他同朝為官的同僚,更是某些方面的知己……
可是現在,這些人都全部離他而去了,許多人是因為熬不過歲月老死,但更多的人,卻是因為被閹黨誣陷謀害至死。
最後這個老人閉上了眼睛,落下了兩滴渾濁的淚水。
這個老人,就是當今皇帝的老師,南京兵部尚書袁可立!
袁可立覺得,他不能再沉默了,必須得做些什麼才行,哪怕是豁出性命,也不能讓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這樣一一殘害忠良!
可是,現在魏忠賢權勢滔天,皇上又寵信他,作為外臣,又能怎麼辦呢?
袁可立沉思良久,他也知道雖然他是當今皇帝的老師,可皇上整天悶在宮裡做木工,一點也不關心朝政,就是他這個老師想見皇帝都難,所以上奏摺這一招是完全行不通的。
人都不可能見到,奏摺更加不可能到得了當今皇上的手裡。
所以袁可立一臉憂愁的神色,良久之後袁可立的臉色彷彿多了一層寒霜,他終於對下人呼喊起來,說道:“準備好轎子,還有替老夫更衣,我要到巡撫衙門去見毛一鷺!”
下人很快就備好轎子,載著袁可立直奔巡撫衙門而來。
當時已經入夜,毛一鷺剛剛用完晚飯,聽說袁可立來了毛一鷺有點吃驚,可他也就是微微吃驚而已,立馬就擺起架子來對扈從說道:“去告訴袁尚書,天色以晚,本官舟車勞頓已經休息,今夜恕不見客!”
說罷,毛一鷺摸了摸鬍鬚,自言自語地說道:“哼,兵部尚書?老小子,居然和死了的人都還有書信來往,這事情已經捅到魏公公那兒去了,我哪裡還能半夜見你?不管什麼事情,還是等明天到了官署再說吧!”
袁可立在巡撫衙門等了小半個時辰,最後得到的結果卻是巡撫已經休息並且夜不見客,把他一個堂堂的兵部尚書都晾在一邊,聞言不禁幽幽一嘆。
大明的官場,真是爛到骨子裡了呀!
喜歡明末之逐鼎江山請大家收藏:()明末之逐鼎江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