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千涼:“阿姨好。”
“好好好,千涼真漂亮,配我們蓮正好。”石原阿姨見鍋裡煮著粥,放在一邊的碗裡有兩個煎好的荷包蛋,另一個碗裡放著小菜,心裡別提多高興。
“月森家全是不會做飯的,現在來了千涼就好了,蓮總算能吃到家人做的飯菜了,真好。”
“阿姨。”月森蓮有被揭底的羞惱,也有突然被說是“家人”的羞澀。
石原阿姨總算知道自己哪裡說得不對,急忙揮揮手走了,“我先走我先走,你們好好聊啊。千涼,我今天買的菜很新鮮,你看看能做點什麼啊。”
石原阿姨來得突然,走得突然,留下兩人在廚房面面相覷,相視一笑,端著早餐出去吃。
吃完早餐,等候洗碗機洗碗的時間,蘇千涼忍不住問:“蓮,你們家全不會做飯嗎?”
“大概,家政苦手也是能遺傳的吧。”月森蓮說得不是很確定。
這個屬性,有點萌啊。
蘇千涼眨眨眼,堅決甩掉突然跳出腦海的“黑暗料理”詞彙,不會做飯,總比明明不會做硬要做還做成黑暗料理好。
“那我給你帶便當吧。”蘇千涼想了想,又補充一句,“午飯我們可以去天臺吃。”
“天臺人多。”尤其是愛舉火把的單身狗。
“小樹林呢?”
“情侶多。”
“練習室?”
“安靜,好。”
用過午飯,蘇千涼本來想走,月森蓮拉著她去了書房。
這是三室的設計,兩間臥室,第三間沒有設計成書房,而是琴房。
月森蓮的母親濱井美沙是著名的鋼琴家,不論是哪一個家,家裡都會有一間琴房,裡面有重金淘來的鋼琴。
“你看看,喜歡嗎?”月森蓮對鋼琴的瞭解不那麼多,母親很喜歡的鋼琴,應該就是很好的吧?
“喜歡!”
約翰·列儂的斯坦威鋼琴!
說到他,很多人可能一頭霧水不知道是誰,但是談起“the beates”或者甲殼蟲樂隊,就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這是1970年約翰·列儂送給妻子的臺式鋼琴,産自德國的斯坦威鋼琴本身就不錯,有了簽名和創作成名曲《想象》的噱頭,價值自然拔高。
蘇千涼蹲在鋼琴面前,仔仔細細地觀摩,她是真的沒料到能看到真品!有錢也買不到的真貨啊!
高興地想摸兩下,又怕摸壞這件古董品,只得壓下那股蠢蠢欲動。
“蓮,你母親真厲害啊,能得到這個。”
月森蓮覺得她要是看到老家的那一架鋼琴,可能會暈過去。
畢竟那是外婆和母親要爭搶的鋼琴,她肯定很喜歡的。
或許,未來他們家會有三個女人搶那一架鋼琴?
作者有話要說:
約翰·列儂的斯坦威鋼琴,2009年拍到1279萬人民幣,不知道彈鋼琴的人會不會都喜歡,就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