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母后,宋主好端端的,怎麼會自斷臂膀呢?”
燕燕看著遠處奔跑的駿馬,施施然的說道:“趙光義疑心很重,遠超他那位雄才大略的兄長,哀家把李沂的族人派去歸順他,乘機向宋主進讒言,以他的性格,定會弒殺李沂,將銀州諸地收回手裡。李沂一死,唐月輕斷去一臂,這恐怕,也是宋主願意看到的。”
耶律隆緒似懂非懂的問道:“母后,孩兒聽說他們君臣才冰釋前嫌沒有多久,怎會內鬥?僅僅憑藉族人的讒言,恐怕趙光義還下不了決心。”
“如果大遼向李沂送去金銀牛羊呢?”
“驅虎吞狼,母后好計策!”
郭襲和蕭達覽率兵在長城外,同耶律成血戰數日,雙方都奈何不了對方。郭襲是成名很早的將領,早在趙老大率兵北伐時,他就隨耶律休哥作戰了,是一員久經沙場的老將。而年輕的蕭達覽,更是驍勇善戰,手下的九女軍,又是大遼精銳。三萬人打七萬,兩倍多的差距,打成了平手,足見實力。
燕燕在承天殿幕後攝政,第一道令,便是契丹與漢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就是說,契丹人和漢人同等待遇。
這條命令,將無數漢人的心收入囊中,而為了安撫契丹人,也為了給耶律隆緒積攢威望,由耶律隆緒提出,大遼重新更改國號為契丹。
耶律成手下的人,有的偷偷溜走,有的甚至想偷著殺了他向朝廷邀功,形勢急轉直下,郭襲看準時機,令蕭達覽偷襲遼陽府,自己親自率兵拉扯住耶律成主力。
人心離散,出師不正,兵家大忌。耶律成被郭襲打的倉皇逃竄,大本營遼陽府又被蕭達覽抄了,如同喪家之犬一般逃往高麗。
蕭達覽的九女軍,追入高麗境內,高麗派數萬大軍阻止,被區區幾千人的九女軍打的全軍覆沒,天下震動!
高麗王迫於壓力,請耶律成赴宴,在宴會上趁他醉酒之際,將他的部眾盡數斬殺,把耶律成五花大綁送給蕭達覽,這位小魔頭才班師回朝。
耶律隆緒下令囚禁耶律成於上京,永生不赦。
而同一時間的銀州,李沂正在認親。
當年離開李漣的那一支族人,一路北遷,先是進入北漢,後來進入契丹,被燕燕注意到,一直留著。如今算是派上大用場了。
“侄兒李繼捧,李繼衝參見伯父!”
銀州府衙的大堂上,李沂看著兩個侄兒,一陣唏噓。平夏部李家,一直人丁凋零,如今二叔的兩個孫子率部來投,實在是難得的喜事。他扶起二人,感慨的說道:“當年大禍,咱們李家四散他鄉,如今終於重聚,此家族之幸也!”
儘管楊氏覺得李繼捧的眼神中透露著野心和詭異,但李沂還是上表朝廷,加李繼捧為銀州觀察使,李繼衝為都虞侯。
“伯父,聽聞我還有一兄繼遷,不知現在何處?”
李繼衝不像李繼捧那樣眼神四處轉動,反而坦坦蕩蕩。
“他在東京讀書,日後會回來,到時你們兄弟可以好好敘敘。”
“遵命。”
李沂是個不折不扣的好人,在他看來,大家是一家人,家人之間,就該默契無間。
事實上,李繼捧,李繼衝確實是李沂二叔的孫子,但他二叔,是燕燕的人。
崇德殿裡,趙光義吃驚的站了起來:“你說什麼?”
賈琰跪在地上,堅定的說道:“已經查明瞭,李沂的兩個侄子,都是契丹的人,這次去銀州,李沂不但沒有大義滅親,反而留加重用,陛下……恐怕李沂有反心啊!”
趙光義眉頭緊鎖,問道:“月輕知不知道這事?”
“訊息傳的慢,八賢王估計還不之道。”
趙光義在殿內來回踱步,如果李沂投了契丹,那唐月輕是否知情?如果知情,他是什麼意思?
正在這是,崔翰來了,腳步匆忙:“啟奏陛下,臣有十萬火急的軍情報告!”
“講!”
“銀州新任觀察使李繼捧,密奏其伯父李沂私養兵馬,通遼臣宋,或有不臣。他想要剪除李沂,特向陛下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