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老大一身捲雲冠,冠上綴卷梁二十四道,用玉犀簪導之。所穿紗袍用絳色,襯裡用紅色,領、袖、襟、裾均緣黑邊。頸項下垂白羅方心曲領一個,腰束金玉大帶,足穿白襪黑舄。
氣派堂堂,威儀甚重!
“今年是大宋立國第九個年頭了。這九年來,朕夙夜不眠,眾卿家同心戮力,平李筱,李重進。荊南乞降,南平依附。收定西川,北伐劉漢,南漢望風而歸,驅逐遼國,五戰江淮,就在前幾個月,西北也鼎定。這一切都離不開眾位卿家的努力和辛苦。朕今日,卻要賞賜一個人,朕欠了他許多,今日一併補上。”
張德一甩拂塵,高聲叫道“銀州防禦使李沂上前聽封。”
李沂穿著一身紫袍,手捧玉板上前跪下行禮。
“卿家忍辱負重,為父報仇。又深明大義,銀州,靈州得歸中原,實為天下表率。賜絹千匹,封鎮北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謝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沂退下後,殿中靜謐無聲,因為人人都知道,官家口中的“那個人”不是李沂,而是他。
“給事中,供奉官,賢侯唐月輕,上前聽封!”
唐月輕穿著紅袍,官階比李沂還低。聽了這句話,邁著小碎步,捧著玉板上前,行禮跪地。
“秦皇文有李斯,武有王翦,西望東南北,所向皆破,四海歸一,山河一統。漢祖有蕭何統籌,韓信征戰,滅強楚而定天下。此皆有文武相輔也。當年朕於藏用府中初見月輕,便覺驚才豔豔,更是相談甚歡,而後妙計頻頻,朕以為得一謀士。林仁肇何許人也?天下名將,人皆不能敵,唯獨他接連敗之!”
眾臣抬頭,心中皆是一凜。官家用手指著跪在地上的唐月輕。
“那時朕便覺得,此乃武將。然論謀定江山,興武平四方,舉薦勇將良官,治水患,通教化,創印刷。凡此種種,非一言而能概之。朕起初覺得,年紀輕輕賞賜過了,便會生出驕縱之心,故而沒有大加封賞,誰知此次又不費多少力氣,就拿下了西北,朕心中有愧。細細思索,豈能因年幼而賞不公,因功高而懼震主?倘若如此,誰人還會效忠?”
滿朝大臣都屏住了呼吸,這話,大家都心知肚明,可只有陛下能說。
趙老大說得有些激動,竟然站起身來。
“除去唐月輕給事中官職,加授太子少師,御龍直指揮使封號留身,世襲罔替。”
頓了頓,趙老大又說道“加封賢王。領殿前都點檢。”
這話前半段聽了,大臣們的內心都毫無波瀾,理所當然。可後半段一出來,立刻就炸開了鍋。
“陛下,萬萬不可!”
“陛下,殿前都點檢非德高望重,年長之人不能任之啊!賢王年幼,不可任之!”
趙普也上前奏道“陛下,太子少師,御龍直指揮使,賢王皆可得之,實至名歸。但殿前都點檢,實在不宜加封。”
唐月輕跪在地上,看著這幫老傢伙們演戲。趙老大是想用這些本該屬於他的賞賜一石二鳥,一是收攏自己的忠心,給自己一個交代。二是給這滿朝諸公看看,他是明君,是大大方方,堂堂正正的大宋開國君主。朝臣們都表示我們明白了,我們會努力上進的。官家您放心好了。
至於殿前都點檢,那就是放屁。
殿前都點檢還有個別稱叫“殿帥”,擔任過這個官職的都有誰?柴榮,趙匡胤。高懷德當了沒幾天,就在無數人的反對中辭去了。
為什麼?
因為這個官職幾乎就是準太子!
趙普從大宋立國後,就極力反對任何人再封殿前都點檢,一旦有人登上這個位置,就意味著血雨腥風,就意味著生靈塗炭。他絕不會讓得之不易的太平付水東流,別說是唐月輕,就是讓趙普去當,他都不願意!
唐月輕跪的膝蓋疼了,見這幫傢伙也演夠了,便主動說道“陛下!微臣何德何能,高居如此要職,請陛下只授御龍直指揮使,太子少師德不配位,賢王之位更是惶恐,至於殿前都點檢……陛下,放過微臣吧。”
朝臣們本來都在“大義凜然”的爭吵,聽了唐月輕這句,有不少人都笑出聲來。
趙老大見狀,佯怒道“荒唐,朕覺得你行,你安心做著便是,豈能挑肥揀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