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隆三年四月,李處耘,慕容延釗率大軍回京,荊南張文表被殺,周保全,高繼衝來汴梁朝拜,兩湖皆平,京城裡張燈結綵,喜氣洋洋,大宋威震四方,除了江淮地區還在打仗,其他地方都穩定祥和,趙匡胤的威望大增,朝堂一心,民心歸附。
這天,清荷隨著母親一起,進宮給皇后請安。一同進宮的還有各個命婦,貴女,以及朝臣的妻女。
王皇后坐在鳳榻上,用銀勺攪著玉碗裡的奶粉,神色頗為慈祥儀貴。見高夫人帶著清荷進來,高興的說道“清荷來了?快過來,讓本宮瞧瞧。”
清荷看了母親一眼,高夫人朝她微微點頭,她乖巧的走上前去,早有宮女取來一個錦墩放在皇后旁邊,清荷坐了下來。
“越發出落的標緻了,這些年在外面想煞本宮了。回京這麼多日,怎麼不隨你娘來看看本宮?可是討厭我這絮絮叨叨的老媽子了?”
清荷低著頭答道“清荷也是想娘娘的緊,只是怕年幼無知,不懂宮中規矩,衝撞了您,好在聽母親說了些娘娘的近況,知曉您身體康健,便放心了。”
皇后假裝埋怨的說道“真是個能耍嘴皮子的,這點像極了你娘。”
高夫人坐在下面,聽了這話,不滿的朝著太后說道“娘娘,我是個嘴笨的,要不然小時候也不會被陛下常常說教。清荷若是隨我,那便是笨的厲害了。”
高夫人話音剛落,滿屋子的女人都笑了起來,皇后更是笑的斜躺在榻上,指著高夫人對一眾女眷說道“你們都看看,我這沒規矩得姐姐,都四十多了,還是這麼潑辣直率,不減當年。”
在座的除了趙普的夫人,晉王妃,楚夫人,還有宋賢妃,徐美人,劉妃。
其他人都在呵呵的笑談,唯有宋賢妃閉口不語,笑吟吟的盯著清荷看。皇后不經意瞥見,問道“妹妹盯著清荷,可是要看出花兒來?”
眾人都看向宋賢妃,她用手絹捂著嘴低頭一笑,環配作響,眾人皆不解其意,劉妃更是嘴快,問道“姐姐這是在樂什麼?莫要小家子氣,快快說來我等也聽聽呀。”
宋賢妃笑夠了,眼神看著清荷說道“我是看這個外甥女,出落的如此標緻,不知道讓多少兒郎心心念念呢,哈哈哈哈。”
清荷羞得背過身去,扭捏的坐在上面,皇后也抿嘴一笑,說道“清荷今日難得到宮裡,本宮正好問問你們,哪家的子侄文武雙全,相貌端正,說來本宮物色物色,給她尋一門好親事。”
清荷聽了,心裡一慌,急忙說道“娘娘,我年歲還小。”
皇后嗔怪的看了她一眼,說道“胡鬧,都十八了,再不尋可就成老姑娘了。你皇祖母在世時,常常唸叨你,說起來……”
說到這裡,皇后面色有些哀傷,高夫人更是眼眶通紅,皇后嘆息道“唉,那會兵荒馬亂的,你們也來不了,她去的時候,嘴裡還念著你的名字呢,諸多兒孫,就你們娘倆最讓她心疼,臨了也沒能見上……”
清荷想起那張慈祥的臉,不由得傷心起來,趴在皇后的腿上低聲抽泣,高夫人也擦了擦淚痕。
“這是怎麼了?”
趙匡胤龍行虎步的走了進來,眾女眷連忙拜倒在地“吾皇萬歲。”
趙匡胤起身,坐在皇后的鳳榻,皇后連忙起身,清荷也起來垂立在一旁。
趙匡胤看著眾人,皇后捂著嘴咳嗽了一聲,說道“都怪我,大好的日子想起母后,引的大夥傷心。”
趙匡胤唏噓的嘆了一聲,說道“她老人家走時沒什麼遺憾,唯獨想見見姐姐和清荷,命不由人。不必過於傷懷。清荷,來皇舅這。”
底下一眾權貴的夫人女兒,都紛紛側目,皇后喜歡,已經是不得了的恩寵,陛下都如此喜愛,可見高畫質荷得寵之盛,以後誰若是娶了此女……
趙匡胤看著清荷,點頭問道“處恭那小子隨著陳存南下,你們不必牽掛,讓他多攢些軍功,也好多些履歷。清荷最近都在京中做什麼?你常年在北,如今來了京城可曾習慣?”
清荷低頭答道“回稟陛下,臣女一直同一些閨中好友走動,京城繁華,北方未曾見識,不覺枯悶。”
趙匡胤點點頭,看向高夫人“姐姐這一來,進宮也沒幾次,可是嫌棄了朕?”
高夫人笑著答道“陛下不要嫌棄我就好,知曉你國事繁重,也該多注意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