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午與季行舟、趙用等眾敲定了此次鍛造‘西王母生人甲"的種種細節與程式,這一次鍛甲由此正式開始。
草廬中。
鐵桌之上,已然擺好了一刀宣紙、一支毛筆、一方硯臺。
眉目清秀的畫師守在
桌角,將墨錠和水於硯臺中緩緩研磨開來。另一畫師將宣紙於鐵桌上鋪陳開來,以鎮紙刷平宣紙上細微的褶皺。
蘇午感應著黃天法旨中流轉不息的‘玄變之仙"天人真意,《八十八神仙卷》便在他的性意之中須臾展開,八十七道神靈,每一道都深具靈性,暗藏玄妙。
他的心識集中於居於圖卷中央位置,被群神隱隱簇擁在中央的‘西王母",以玄變之仙天人真意不斷描摹、擬化那西王母的畫中形象,待到自身性意成功拓印下‘西王母"圖畫之中流轉的天人真意以後,即拿起桌案上的毛筆,飽蘸了墨汁,在宣紙上筆走龍蛇,勾畫起來。
此次僅僅只是勾畫‘西王母",蘇午卻畫得比先前勾畫整副‘八十八神仙卷"更加用心。
先前那副‘八十八神仙卷",只不過是由人賞鑑而已。然今下的‘西王母圖卷",則不僅僅是要由神工局諸多工匠賞鑑,更要以天人真意支撐畫卷,使諸多工匠在賞鑑圖卷之時,亦能與其中天人真意‘通感",由此感悟出鏨刻符籙、加持願咒、甲片形制的種種細節。
入墨圖之所以乃是生人甲的核心,原因正在於此。
一副入墨圖,就是一宗生人甲的‘總綱"。
函鬼工們從這‘總綱宗旨"之中,感應到易數運轉之理,天人交變之機,繼而將‘總綱"分解作‘細綱",運用到造甲的各個方面。
摹畫‘西王母神形圖"的同時,蘇午自身亦在嘗試著理解這道天人真意。
最初,他只能在這一縷‘天人真意"的變化之中,感應到人意參合天理神韻之後,那一點忽然而來、無懈可擊的‘人意",正嵌入天理運轉的某個節點之上,繼而使得原本運轉無滯、直通某處的天理,忽然改換了方向——天人真意便在此時凝聚而成。
此後蘇午摒去自心裡對人意與天理的概念,內心裡便只存留有如呼吸聲、心跳聲一般的律動。
那樣暗藏某種節奏的律動,最終代替了他的心跳聲。
一聲一聲在他耳邊擂響,他由此徹悟了‘西王母天人真意"之中蘊藏的易理——
蘇午在‘西王母神形圖"上落下最後一筆。
整幅畫一剎那活了起來,一層寒氣溢位紙面,將桌案都凍結起厚厚一層霜雪!
 看完記得收藏書籤方便下次閱讀!
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