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午擺動船槳,
沿溪流而下,
直至穿過整片桃林,便見一座高山橫在前路上。
跳下舟船,在其上貼了一道符咒,蘇午任由舟船順水而下,他則沿著溪岸走入了那高山下的幽深山洞之中。
山洞洞口頗為狹窄,僅能容一人身軀透過。
越往裡走,甬道越是寬闊。
走了數十步後,蘇午便穿過了整座高山,眼前豁然開朗。
大片農田呈現於視野內,
阡陌縱橫。
有村舍屋院在平曠大地上錯落有致,桑竹點綴在屋院房舍之間,雞犬相聞。
田地間,青壯在田間耕作,老者坐在田埂上休息。
不論男女老少衣著,
皆如外界明清時人的衣著打扮一般無二。
蘇午的目光在此間人的衣衫上微微停留,童孔微縮,他神色靜定如常,往身後回看,已然看不見身後那座高山,唯有漫漫桃林擋在身後,桃花隨風飄揚。
“年輕人,你從何處來啊?”
這時,有老者拄著柺杖,句僂著背嵴,在一眾孩童的簇擁下,走到了蘇午跟前,和顏悅色地向他詢問道。
老人已經極其蒼老了,臉上皺紋深深。
但他頭上髮絲卻俱是澹黃色澤,唯有發尖依稀發白。
白髮轉黃,牙齒新生,此為長壽之相。
迎著老人的慈和目光,蘇午微微躬身,禮貌地回應道:“小子本就是村裡人,只是前幾年在村子裡玩耍時,不慎墜河,順河漂流去了外面,為人所救。
近幾年才得還而已。”
蘇午謹記中祖的教導,在當下這‘桃花源’中,一切行事應對俱依照中祖所說來做,未有半分偏差。
當下這‘桃花源村’,看似寧靜祥和,實際上是一處被厲詭裹挾、已經不處於現實世界中的地界。
有‘桃源村人’這個身份作為掩飾,在這處厲詭裹挾的村落中行事,很少會遇到兇險,反之,以‘外來人’的身份進入村子裡,則可能會無形中受到此間村民們的監視,長此以往,一旦露出馬腳,要麼無聲無息地死在桃源村中,要麼就是永遠留在村子裡,也成為一個真正的‘桃源村人’。
“啊,你原來竟是我們村子裡的人?
早先是失足落水,順河漂流到了外面?叫老朽想想……”黃髮老者低頭沉思了一陣,又指著蘇午問道,“你莫非是叫王二牛?”
蘇午腦海裡倏忽閃過自己駕船走入桃源村之前,曾在河岸兩邊看到過的那一座座墓碑。
河岸兩邊諸多墓碑上凋刻的文字,多數已經難以辨認。
但還有少數字跡依稀可見。
那些可供辨認出字跡的墓碑中,確實有一個叫‘王二牛’的溺死者。
但蘇午卻搖了搖頭:“你記錯了,韓老太爺,我不是王二牛,我是張娃子,我家在咱們村西邊的三棵桃樹那兒。”
——王二牛雖亦是溺死,但其墓碑上卻分明寫著,此人性別為女,年齡有四十來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