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五尺以上?”安綱君頗感興趣地反問了一句。
當下這個時代的東流島,
長度超過“一米五”的大太刀、野太刀還是非常稀少的。
安綱還未鍛造過這樣的刀劍。
“超過五尺的太刀,憑人力如何保持長久地揮舞?
如此太刀,還能運使得精妙嗎?”安綱思索了一下,覺得這樣的刀劍可以運用的場合不多,是種近乎於累贅的兵器。
“假若這把刀不是給人用的呢?”蘇午笑了笑。
鬼手自他衣衫下眼神而出,
十根漆黑的手指輕敲氈臺。
看著蘇午的鬼手,安綱一陣心驚肉跳。
他了解蘇午乃是一名“鬼武士”,但這還是他第一次見到蘇午的厲詭之形。
鬼手倏忽膨脹起來,變成一丈多長,手掌撐開,猶如磨盤——
蘇午向安綱說道:“我的這條手臂,應該可以將五尺以上的太刀,也運使得無比自如了吧?安綱君,這些殺生石,應該足夠我們鑄造出一把長約七尺的太刀吧?”
五尺都不是蘇午的目標。
他要鍛造一把七尺大太刀!
“足夠了。”安綱點頭答應,看著蘇午收縮至正常手臂大小的鬼手,眼睛裡滿是躍躍欲試的光芒。
之後,
蘇午找來一塊白布,在其上略微勾勒出了長約七尺的刀劍之形。
此刀刀身較直,弧度較少,刀柄極長,可容雙手持握尤有剩餘。
安綱接過白布,看著其上蘇午勾勒出的刀形,在內心揣摩了一遍該用何種方法鍛造此刀,隨後道:“這刀與太刀形制差別已經較大了,
在東流島諸國之內,皆沒有關於此刀的範例。
我們若鑄造出這把刀,
就是此種刀形的第一人!
此種刀形,就叫大太刀嗎?”
安綱放下白布,看向蘇午。
蘇午搖頭否定。
說“大太刀”只是方便安綱理解而已。
他所勾畫出的刀劍,其實早有原型。
“這種刀形,就叫做苗刀吧!”蘇午一錘定音。
“苗刀?”安綱咂摸著這兩個字眼,“刀身修長確如禾苗,苗刀之名,名副其實
!”
兩人商量過後,
安綱便將鐵氈上堆放的嬰石盡數投入熔煉爐中,以將之熔成“鉧鐵”。
蘇午四處檢視,確認此間不曾缺少任何鑄刀所需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