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劍門關再怎麼固若金湯,我不打不就得了麼,這又不是修川陝公路,不要求汽車能走,只要人能走不就行了,再怎麼大的山,我直接炸開不就得了。
至於雷管不穩定,肯定會炸死人這種事,在徵蜀這種大局上,也就不算什麼了,再怎麼著也比強攻劍門關死的少吧。
這樣的大功,難道還算不上伐蜀第一功麼?這樣的大功,無論如何也能壓趙普一頭了吧。
趙光義聽後大喜,笑道:“你為了研製這所謂的炸藥,前前後後花了足有幾百萬了吧,呵呵,值啊。”
孫春明謙遜地道:“若是能將穩定性的問題解決,那才真稱得上是戰場神器,說實在的,我都不知道這玩意除了伐蜀之外還有什麼用。”
“能伐蜀就夠了啊,哈哈哈哈哈哈,好,很好,不過……關中是王全斌的地盤,這東西要是直接交給他,這功勞可就不大了啊,怎麼做,才能把這功勞獨攬了呢?”
孫春明心中無奈地嘆了口氣,對整個大宋來說,這東西直接派人送給王全斌無疑是最好的選擇,作為沙場老將,王全斌肯定能把這東西的用處發揮到極致,打的後蜀叫爸爸。
但這樣一來,趙光義頂多撈得到一個獻寶之功,而且這個功勞大半還在孫春明的身上,這肯定是不符合趙光義的利益的,因此這雷管不但不能交給王全斌,甚至還得隱瞞訊息,儘量不讓他知道。
至於因此會平白折損多少的將士,趙光義還真不在乎。
這也是孫春明遲遲不願意來找趙光義獻寶的原因,他本來是另有一番打算的,但現在這種情況,他也只能自私一回了,於是孫春明道:“下官以為,修路這種事,二大王就沒必要跟樞密院說什麼了,只要命一二知府,在王老將軍攻打劍門吸引蜀軍注意力的時候,隨便選一條路炸開便是,到時候隨便派一萬將士直接出現在綿陽,則劍門關自然也就破了。”
趙光義聞言哈哈大笑,卻道:“關中那地方,王全斌經營了八年多,到處都是忠武軍的人,我能直接使喚的知州也不多,更何況我也沒處找兵去,這功勞,怕不是你想讓我分給令郎吧。”
孫春明連忙道:“下官只是提個思路,具體如何統籌規劃,自然全都要靠二大王您來裁斷。”
“呵呵,沒有比他更合適的人啦,這樣吧,我會讓兄長派盧多遜去當轉運使,關中各州知州配合修路,等路修成了,就讓他和韓崇訓去便是,你那個兒子年齡雖小,卻也是兄長親口許的國士無雙,這樣的功勞分他一份,也未嘗不可。”
“下官多謝二大王提攜。”
趙光義笑嘻嘻地拍著孫春明的肩膀道:“你我之間,不用客氣,我記得令郎是童舉出身,還沒有正式靠個進士吧。”
“額……是。”
“等伐蜀之事了了,讓他再靠一回吧,以他的才學,高中應該是探囊取物才對,我在翰林院,給他留個好位置,明明是一個才子,成天在樞密院裡混著有什麼意思。”
“這……”
“怎麼?春哥不願意?還是覺得我會虧待他?”
“不不不,下官明白,此事等他回來我就跟他說。”
趙光義聞言笑笑道:“嗯,你啊,也是當爹的,好好跟他說說,自家的孩子,再怎麼任性,還能真的不聽老子的話不成?好了,天涼,咱哥倆別在這吹冷風了,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