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董子軒的安排下,張邈以屬官的身份跟隨張遼前往幷州,依舊是血靈衛、暗靈衛和胡軫、華雄、呂布幾人一起去,總共統兵六萬人。
以往是沒有功夫收拾這些胡人,現在可算是有功夫了,那就得打疼!
張遼接到的任務就是長驅直入,將匈奴人和鮮卑人打疼為止。
就在臨出行的時候,有一個人被荀彧推薦了過來。
“戲志才?”
董子軒愣了一下,荀彧點點頭,“上次書信過去的時候,志才就頗有些嚮往,但是志才有舊疾在身,這一次也是他主動說要來的。”
這個也算是一個人才的,在曹操得到郭嘉之前,這個人的分量可是不輕的。
“身子有舊疾?”
董子軒有些頭疼了,自己又不會醫術,也沒有開金手指帶著什麼系統過來,藥到病除這種。
“文若啊,咱家有件事或許可以提到日程上來了。”
荀彧愣了一下,立馬上前,韓融也立馬尖著耳朵聽著,荀爽放下了筆,都安靜了下來。
董子軒看著這些人這個反應,哭笑不得,“如今的醫工地位很低,但是,人總是會有病患纏身的一天,你們不覺得醫工這個職業很高尚嗎?”
“治病救人,是醫者本分,這有什麼嗎?”荀彧立馬反問了一句。
這是這個時代的偏見。
醫工在這個時代還算是賤籍,屬於方技。
董子軒想了一會兒,“這樣,咱家是這樣想的,醫者救人是他的本分,但救人這件事是一件非常高尚的事情。”
“咱家看了一下,中平二年,南陽瘟疫橫行,無數醫者捨生忘死,才壓制下去的,而那些醫工自身也是死傷無數。”
“所以,咱家以為,醫工是需要時間的,如果沒有完全的學習,是不足以獨立門戶的,咱家想成立醫堂,以朝廷的名義開設。”
荀彧看著董子軒,還是有些不懂。
董子軒嘆了口氣,又說道:“只有保證了醫工的生活,才能保證咱們的病有醫者,所以,以朝廷的名義開設醫堂,以雒陽和長安為中心,每個縣都必須要有一個醫堂,廣納醫工,給予官職。”
“然後在雒陽聘請名醫,以師帶生,將醫術廣泛傳播,並且組織人總結經驗,供後人參考。”
荀彧仔細想了一會兒,一旦將醫工納入朝廷的制度,那意味著這將是一個衣食無憂的工作,無形之中提高了醫工的地位,可不是一件小事。
荀彧想了一會兒,還是覺得有些步子大了。
韓融笑了起來,“醫者仁心,要是醫者自己都吃不飽了,那的確是一個問題,而且據下官所知,那些醫工總是藏私,不願意將自己的壓箱底的東西拿出來。”
“但他們的想法就是要讓手藝傳給合適的人,可他們能接觸到的人不多,其中願意學醫的更少,醫學典籍沒有人會特別注意去保管。”
說到典籍,荀爽就開口了,“醫學典籍確實是少,能參考的的確不多,而且不少都是先秦時候的,不說前後描述,就是有些字都需要花時間考究。”
荀彧也想明白了,“那不知道丞相打算如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