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他的道
楚銜月喝了口茶,將郡北傳來的訊息簡單說了一下,道:“我們需得引以為戒,不僅糧食和冬衣上要分配到位,在房屋方面也要多加檢查,若是發現有房屋老舊破損的,屋頂承受不住積雪的,能修補的就修補,不能修補的就遷移。”
大雪成災,尋常百姓就連活下去都是困難,朝廷那邊卻一點風聲也未傳出,民間早已怨聲一片,瘋傳著是當今皇上德不配位,濫殺成性才惹得佛祖眾怒,降下天災。
大徹朝全民信佛,幾乎家家都放著一本佛經,佛教在民間的地位尤其高,以至朝廷都頗為忌憚,先帝雖有心整治,卻投鼠忌器,遲遲不敢出手,就連敢大鬧宗祠的納蘭業都不敢在佛堂發瘋。
所以說,佛祖降罪論在大徹的影響力是極大的,對納蘭家也是極為不利的,而對於他們這些暗中謀劃“大事”的人來說,是一次大好的機會。
半是因為救災救民,半是因為籠絡人心,項家這次的救災力度比過去幾百年裡所做的都要來的大,涵蓋的範圍也是歷年最廣。
“……不知餘杭現況如何,可有訊息?”幾人就此事商討了一會,得出結論後,楚銜月輕聲詢問起餘杭的狀況。
屋內另外三人都聽出了她的言外之意,項縣令咳了一聲,安慰她道:“現在還未有回信,想是雪路難行,路上耽誤了也有可能,阿稚不必憂心,忠耿兄也非尸位素餐之輩,他自有決斷,想必不會有什麼大事。”
忠耿是呂縣令呂誠的字。
楚銜月點點頭,“如此便好。”
“……忠耿兄的事情,阿稚你也別太放在心上。”項伯咳了一聲,道。
楚銜月垂下眼眸,神色淡淡,“道不同不相為謀,這個道理我還是明白的。”
與積極籌備“大事”的項家不同,呂縣令並不贊同自己兒女和親家的所作所為。
呂縣令是個極為矛盾的人,他雖然不認可當朝皇帝,怨恨他的所作所為,但卻並不贊同有人去推翻他的統治,理由也並不是什麼為一朝臣,忠一國君之類的蠢話,而是他覺得戰爭對百姓的傷害比納蘭業的更大。
與其推翻這個王朝,呂縣令更寄希望於當權者的良心發現。
而項家不同,他們本就是前朝貴族,雖說已經是兩百多年前的老黃曆了,但總是有一點歷史遺留問題在的。項呂兩家的差別從入仕問題上就可以看出分別:呂縣令在被貶到餘杭後,仍讓呂無慮待在京城,安排他入仕,一直做到執金吾,而項家不同,在認清楚當今皇帝是個什麼德行之後,便決定即使埋沒項雁山這一身武藝,也不讓他為這樣一個昏庸的皇帝效命。
三年前的慘案傷了呂縣令的心,他即是震驚,又是憤怒,震驚於親生兒女的叛逆,憤怒自己到頭來,子女同僚竟沒有一個是和他統一戰線的,所以這些年來,他甚少與他們來往,也拒絕和他們合作。
他堅守著自己心中的道。
喜歡快穿:女主她又殺瘋了請大家收藏:()快穿:女主她又殺瘋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