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山間的小路上,嬴修遠彷彿是來觀光的遊客一般,慢悠悠地在山裡閒逛著,大澤山並非只有一座山峰,它是一整片山脈的名字。
嬴修遠常年待在隴西,緊靠著大漠,那裡不是沙子就是草原,一望無際,根本見不到這種山峰林立、怪石嶙峋的山脈。
更可悲的是,每次他有機會來到內地,十次有九次都是為了打仗,根本沒有時間能夠停下來,好好看一下這裡的美景。
轉過一個大彎道,來到腳下山峰的背面,他徹底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到了。
整個一個側面都刻著巨大人像的山峰,顯現在嬴修遠的面前。
當他見到這個巨大的石像後,腦中所產生的第一個想法就是,面前的這個石像和樂山大佛相比,究竟哪一個更大。
但上輩子身為一個平庸上班族的嬴修遠,根本就沒有機會能夠去見識一下真正的樂山大佛,只是在網上衝浪的時候,偶爾看過幾組圖片,自然也就無法比較了。
面前的巨大人像上佈滿了青苔和楓藤,整塊牆壁只有零零散散的幾小塊裸露出來,但即便如此,嬴修遠還是一眼就認出了這個人的身份——華夏共主之一,炎帝。
這個人像嬴修遠在秦國經常見到,因為秦國自建國之初便立下了主水德,奉炎黃二帝為始祖的祭祀規矩。
雖然他現在的老子——秦始皇,一直對於以炎、黃二帝為首的三皇五帝嗤之以鼻,但在嬴修遠的心裡,他永遠都是華夏人,並以此為榮
但因為他現在身處農家的禁地緣故,而且他也不清楚那些農家長老們有沒有在暗中觀察他,為了不暴露自己秦人的身份,他無法按照秦國的正式禮儀行禮,只能稟起雙手,然後深深地作了一揖,表達自己內心的尊敬之情。
這次嬴修遠的謹慎算是變相的救了他一命,因為那個和他同來的那個白髮老者的確一直在暗中觀察著他,當看到嬴修遠向著神農像鞠躬的時候,老者十分滿意地點了點頭。
按理來說,農家如果出現了損害農家利益之人的話,應該由農家六堂的各位堂主們先進行抓捕,如若不成在交由長老們進行處理。
但從司徒萬里交給他們的信件中所述,以嬴修遠的真實能力,六位堂主聯手還真不一定能夠拿的下,所以為了保險起見,老者這才親自前來。
在見到嬴修遠第一面時,他那不尊長者的態度,就已經讓白髮老者在心裡給他打了一個叉,但當他看到嬴修遠鄭重地向神農氏的石像鞠躬,表達尊敬之情的時候,老者舒緩了皺起的眉頭。
司徒萬里在上報事情的時候,故意把整件事添油加醋地講了一遍。
於是,這件事的前因後果就在司徒萬里的歪曲之下,變成了幾個挑事者仗著自己會地澤二十四,不服堂主的管教,然後轉移仇恨,暗中襲殺新來的副堂主“盧生”,好在“盧生”的實力很高,才能夠在危險之際反殺對方。
雖然這件事聽起來有很多的漏洞,但因為當時的目擊者全都死在了嬴修遠的手下,他們也只能選擇聽信司徒萬里的話。
山下,嬴修遠行完禮後再次恢復了剛才那副遊山玩水的模樣,邊溜達著,邊向順著腳下的路向遠處的石像走去。
不多時,嬴修遠就來到了神農氏的石像下,石像的胸前有一扇個牌子,牌子上所刻的字不像六國中的任意一種文字。
牌子的下面是一條看起來十分幽靜的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