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招娣眼神複雜,陶長忠和陶長孝眼底則是赤裸裸的討厭。
至於陶良平,在聽了陶長義的‘威脅’後,眼裡的憎惡彷彿能驅使他丟下柺杖,站起來立刻將沈妙芝轟出去。
面對這樣一家老小,沈妙芝臉上的溫柔散去,眼中恢復清明冷冽,“看什麼看,再不喜歡我,我現在也是陶長義的媳婦了,有氣也給我忍著。
我這個人嘴裡兜不住話,一不順心就會告狀,剛才他的話你們也聽到了,我受了氣,就別指著他還擔著陶家。
當了婊子還想立牌坊,說的就是你們一家人。
一邊依仗陶長義吃飯穿衣,一邊還傲嬌的討厭他詆譭他。
我就想問問,你們哪裡來的資格和底氣?
陶天偉犯的錯,別想著讓陶長義背鍋,他已經長大了,不再是小時候那個任你們欺負的無助幼兒了,不會再傻乎乎的背鍋了。
況且他已經娶了我,我瘋起來,可是六親不認。”
撂下話,沈妙芝也不管四個人恨不能噴火灼燒自己的眼神,轉身進了廚房。
陶天偉是陶良平唯一的兒子,陶家三姐弟和陶長義共同的父親,也是陶家的禁忌。
陶良平氣的渾身都在顫抖,眼神裡都是憤怒屈辱。
陶家三姐弟也是滿眼的不甘和怨念。
他們腦海幾乎一瞬間浮現起陶家那段不堪記憶的醜事。
當初,陶良平讓兒子陶天偉娶了好友的女兒,可陶天偉對妻子沒有任何感情,自然也遲遲不肯圓房生孩子。
後來村裡來了一批下鄉女知青,陶天偉和其中最漂亮的那個愛的死去活來,陶長義就是兩人愛情的產物。
改革開放,正是婦女地位翻身的節點,陶天偉出軌大傷風化,私生子更是被人人憎惡的存在。
女知青期滿調回了城,把嗷嗷待哺的陶長義丟在了陶家門口,被陶天偉的老婆抱回了家。
出於愧疚陶天偉決定和原配老婆好好過,一開始為了維繫夫妻感情,陶天偉的老婆對陶長義還算好,一切都在老二陶長忠降生後戛然而止,陶長義成了多餘礙眼的那個,親爹不疼,後孃不愛,爺爺以他為恥,弟妹欺負。
吃不飽穿不暖的是他,一邊照顧弟妹一邊捱打的也是他。
可這一切都怪他那個不要臉的親媽破壞了人家的家庭!
他活該承受這一切!!
廚房裡的沈妙芝寧願到處翻找著食材,也不願意張口問陶家人一句。
自己的事處理完,她才冷靜下來直面陶長義的原生家庭,陶家人比沈家人更惡劣。
陶長義少時那雙空洞寂寥的眼神,在她腦海揮之不去,胸口憋悶的她,揚手將手裡的碗狠砸到地上。
陶長義當時七八歲的模樣,每天村頭村尾都能看到他翻垃圾找東西吃的瘦小身影,大人憎惡,小孩欺凌,好多次都被打的爬不起來,孤零零的躺在村路牙子上自愈。
沈妙芝當時六歲,已經開始承擔照顧龍鳳胎的重任,還要幹力所能及的活,一不小心就要被沈家兩口子打罵,日子過得也很艱辛,可她覺得陶長義比自己還可憐。
不僅被村裡孩子欺負,她還看到陶家姐弟欺負他,陶家爺爺在旁冷眼觀看助戰。
她經常找機會從家裡偷吃的給陶長義,但是一刻都不敢和他多待,生怕被別人發現自己幫陶長義,也被連累遭人憎惡欺負。
八歲時,陶長義被城裡那個知青媽接走了,再後來陶老大原配也死了,陶老爺子又傷了腿癱瘓在床,實在照顧不了三個孩子,才找村長把陶長義逼回來贍養弟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