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熙突然冷笑,“呵,天命?當今陛下就是天,他的喜好就是天命!陛下是不會改立太子的。”
周玄也嘆氣,“老裴啊,你新來的可能不太瞭解情況,各種原因吧,陛下確實不會主動改立太子的。”
裴先:“我知道,但是天命可以是直達的,也可以是曲直到達的。”
李明熙:“那現在呢?我們就這樣死等?最後就等死嗎?”
袁書儀沉聲提醒道:“老李!”
李明熙懊惱地“欸”了一聲,不再說話。
童雪坐在角落把這四人都看了一圈,然後默默地吃了口西瓜。
三人都走後,裴先走過去也拿了塊西瓜,刺溜了一口,搖搖頭,“果然是過了季了,都不怎麼甜了。”
童雪又吃了一口,“湊合吃唄。”
裴先又點點頭,“也是,欸,你說說為什麼皇帝不會輕易改立太子,域王乃當今皇後的嫡親長子,文韜武略樣樣不輸太子,他繼承大統也是合理的嘛。”
童雪問:“這是在考我嗎?”
裴先:“就當是吧。”
童雪放下西瓜,擦擦手,“讓我想想啊,嗯——是、域王和太子,無論誰繼承大統于徐氏王朝來說都沒什麼區別,但是對於當今皇帝卻不一樣。太子的地位,皇帝不會動,跟皇帝多喜歡他沒關系,太子的身世才是關鍵。”
裴先點頭,“繼續。”
“古往今來有幾個皇帝重視天倫之樂,他們心中最重要的除了長命百歲外,大概就是名垂青史了。當今太子不是皇後所出,甚至不是正經妾侍所出,這在大戶人家都是上不得臺面的事,更何況帝王家,但是沒辦法啊,這已經是無法改變的事實。隆平帝是個聰明人,他知道這種事情如果越掩飾就越上不得臺面,倒不如換個對待方式,索性就大方一點,承認他的長子地位,再加上太子也是由皇後一手帶大,本人也是文武雙全,反正也是親兒子,那就當太子好了。所以只有太子的地位穩了,隆平帝的那段才有可能傳為佳話。我考得怎麼樣?”
裴先遞了塊西瓜給童雪,“考得不錯,該賞。”
童雪接過。
裴先又問,“那剛剛呢?有看出點什麼嗎?”
童雪想了想,“李明熙似乎有點不對勁?”徐程域的三個近身幕僚裡,袁書儀是性格稍微外露的那一個,李明熙不說最內斂穩重,但也不應該像今天這樣失態。
裴先很滿意,“為師真想再獎勵你塊西瓜啊。”
童雪:“師父手下留情。”她是真不想吃了,又不甜。
裴先搖頭笑道:“不吃拉到,說正經的啊,李明熙是河西兆縣人,家境殷實,人也極聰明,三歲誦詩五歲作詞,族人對他寄予厚望,從小受的教育也是要功成名就為國家社稷添磚加瓦,後來應試落榜後,機緣巧合之下被域王收入麾下。”
童雪驚呆了,“你連這都知道?!”言下之意,你查查對手的底也就罷了,居然連隊友的底都查!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很多人敗了,不是不知彼,他們連對手的二舅姥爺的姑媽是誰都恨不得摸清楚,但是卻疏忽了自己這邊,所以往往功敗垂成。”
童雪再次震驚,“你的意思是,李明熙會背叛、不對,放棄、也不對,你是說他會轉而投靠太子?”
裴先放下吃了一半的西瓜,確實不好吃,“可能還沒有行動,但至少已經有這個想法了。如果域王沒有受太子打壓,他在域王手下做個僚屬,慢慢為自己的理想盡忠也是可以的,但是現在太子出手了,域王不穩了。其實不穩也沒有關系,他們可以一起謀劃,可域王偏偏不動彈,這下李明熙就急了。他是一個有理想的讀書人,為社稷進言就是他的理想,但如果一直這樣待在域王身邊,極大的可能就是連命都沒了,還談何理想?也許他自己這關可以過,士為知己者死嘛,但是別忘了,他還有族人,他的家族對他寄予了厚望。前些天,他收到河西的來信,之後臉色就一直不大好了,人也比之前急躁了很多。想必,信裡說的就是如何站隊的事。丫頭,你要記住,很多時候的很多心腹大患,都是從心腹發展來的。”
童雪向裴先豎起了大拇指,“高!”看了看裴先,她又問,“那師父,你呢?”你也是個有理想的讀書人,甚至你的理想比李明熙還要大,你呢?你覺得域王會失敗嗎?如果域王失敗了,你會甘心嗎?你——也會投靠太子嗎?
“我啊?目前的情況雖然不樂觀,但是也更有挑戰不是嗎?而且……”裴先頓住不說,光朝著童雪笑。
童雪莫名就有點不自在了,“看我做什麼?而且什麼呀?”
裴先不賣關子了,爽快道:“而且師父我向來是個幫親不幫理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