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喻笑了。
“那是因為歌謠傳唱的過程中,有好多發音以訛傳訛,最後搞錯了的原因——你再琢磨琢磨,這個地方其實咱們相當熟悉。”
我只好不停重複了幾遍這個奇葩地名,很快,一個爛熟於心的名字躍進了我的腦海!
“揮劍狗——呼犍谷?!”
“對啊!聞廷緒的爺爺怎麼說的,他說,聞家的祖先是隴西人,後來遷居到了塞外,再後來,在清朝末年的時候,他們又向北遷徙,從法庫門越過柳條邊,最後定居在長白山下。
“聞家人倒沒聽說過有魚臉的後代,不過聞爺爺說,自己的家族出過瘋子,那個瘋子叫聞門子,正是他唱出來這首歌,而且還預言聞家後代將來會遷往魏陽。”
我也激動起來。
“聞家人和隗家的遷徙方向並不一樣,但他們都是從隴西出發,一個向東南移動,一個朝北方移動。”
“而且在隗家的歷史上,從來就沒有提過有聞家這一支的存在。”沈喻啟發我。
我不禁一驚:“難道,聞家是枹罕北塬山那一支的後代?”
沈喻攤攤手:“目前看來,就是如此。不過如果認真分析後面發生的事兒,倒是能為以前的那六個問題找到答案——你還記得剛才兩個時期的六個問題嗎?”
“當然記得。第一個問題是,國師是誰,他為什麼要選中弱小的西夜?”
“你來回答。”她突然對我說。
我被她一指,一時間沒有明白過來,呆呆地愣在那裡。
“這是課堂問題,回答出第一題,以後你就能舉一反三了。”
沈喻喝著水——我看看桌上放著空易拉罐,這已經是她開啟的第十二瓶蘇打水了——今天是火鍋太重口嗎?她為什麼不停地喝水?
“別走神!”她突然提高聲音,把我嚇了一跳。
“國師……是從昭武九姓地區來的,那裡屬於阿姆河和錫爾河之間的流域,所以又被叫做‘河中地’。河中地存在著一些粟特國家,粟特人以經商著稱,善於理財,‘父子計利’,而且河中那地正好是東西方交界之處。早年亞歷山大東征,還在當地建立過許多希臘化國家。
“因為多種文化交匯,所以當地居民思想活躍,信仰複雜——當年中國的許多外來宗教,比如佛教、祆教拜火教)、摩尼教明教)、景教東正教)以及許許多多的小教派,其實都是經由河中、先傳西域,再傳中國的。
“所以,當年的絲綢之路,除了商隊,還有各種傳教智人,這個國師是不是也是其中的一員呢?”
沈喻點點頭:“接著說下去,為什麼他要選中西夜?”